猛士弯弓挽六钧,长驱入汴政施仁。
前朝运谢山河古,圣世时亨雨露新。
未遇自甘焚绿绮,知音不必惜阳春。
朝廷将下搜贤诏,莫恋烟霞老此身。
猛士弯弓挽六钧,长驱入汴政施仁。
前朝运谢山河古,圣世时亨雨露新。
未遇自甘焚绿绮,知音不必惜阳春。
朝廷将下搜贤诏,莫恋烟霞老此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壮士拉满强弓,展现出非凡的力量,他深入汴京,推行仁政,体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忠诚与责任感。诗人接着感慨历史变迁,即使前朝已逝,新时代的圣明君主治下,国家犹如雨露滋润,生机勃勃。诗人自我表白,即使未逢明主,也愿意像司马相如烧毁琴弦一样,放弃个人抱负,但他强调真正知音难觅,才华不应被埋没。最后,他期盼朝廷能发布搜罗贤才的诏书,鼓励有志之士不要因隐逸山林而虚度光阴,应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人才的期待。
省识花风,惊回梦雨,轻寒恰又轻暖。
断魂红袖香残,半醒翠尊酒浅。
空阶竹影,又讶是、青袍微展。
正故园、数点幽花,欲寄一枝人远。
从别后,帐中泪眼。知忆否,楼头素面。
惨凄晓镜孤莺,冷落旧巢旅燕。
虚帘钩起,有一片、柔肠同捲。
便好春、过了江南,怕过往时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