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得长淮汗漫时,楼台歌吹锦城围。
吕梁水落河鲂美,芒砀霜寒野雉肥。
道路久无人北上,关河空有雁南飞。
可怜风物非畴昔,蒿棘如林蔽夕晖。
忆得长淮汗漫时,楼台歌吹锦城围。
吕梁水落河鲂美,芒砀霜寒野雉肥。
道路久无人北上,关河空有雁南飞。
可怜风物非畴昔,蒿棘如林蔽夕晖。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华所作的《送张天爵奉贺正旦表航海赴都(其四)》中的第四句。诗人通过回忆往昔在长淮地区广阔无垠的时光,描绘了繁华的景象:楼阁歌台环绕,音乐声声,锦城一片热闹。接着,他提及吕梁水势减弱,河里的鲂鱼鲜美,芒砀之地秋霜降临,野雉肥美,展现了丰富的自然馈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感叹道路荒凉,人迹罕至,只有大雁南飞,与昔日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他惋惜眼前的景物已非往日风貌,只见丛生的蒿棘遮蔽了夕阳余晖,透露出一种衰败和变迁的气息。整句诗寓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境况的感慨。
风吹细柳摇香陌,行子萧条出京国。
白驹皎皎蹴严程,雾鬣马鬃带晚星。
栗薪瓜苦淹中野,不见三年忧莫写。
忧莫写兮心自知,欲写忧兮须此时。
我亦欲归归未得,送子归心转悽恻。
青袍白马走天涯,看到燕山几度花。
丈夫自古轻离别,岂是鞲鹰饱飞掣。
过尽长亭复短亭,故园桃李飘香雪。
北堂灵鹊声喳喳,下阶自衔萱草花。
慈母倚门每占喜,定想行人归到家。
昔时苦被鹊声误,臆对含愁如欲诉。
今日鹊声知有准,惊去回翔仍返顾。
东家郎君不出庭,别离那识过平生。
纵使今朝竞喧噪,有耳何曾为尔听。
西家农夫在田野,恬熙生长茅檐下。
几回著意送清音,聒乱生憎遭唾骂。
惟有慈闱白发亲,屡卜佳声秋复春。
温凊疏违甘旨缺,而今喜见远归人。
丁宁灵鹊莫飞去,深栖只向堂前树。
上无鹰鹯下弹丸,每听流声慰愁绪。
行人既归尔适宜,行人又去尔不知。
但当爱身慎饮啄,他年再报归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