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细柳摇香陌,行子萧条出京国。
白驹皎皎蹴严程,雾鬣马鬃带晚星。
栗薪瓜苦淹中野,不见三年忧莫写。
忧莫写兮心自知,欲写忧兮须此时。
我亦欲归归未得,送子归心转悽恻。
青袍白马走天涯,看到燕山几度花。
丈夫自古轻离别,岂是鞲鹰饱飞掣。
过尽长亭复短亭,故园桃李飘香雪。
风吹细柳摇香陌,行子萧条出京国。
白驹皎皎蹴严程,雾鬣马鬃带晚星。
栗薪瓜苦淹中野,不见三年忧莫写。
忧莫写兮心自知,欲写忧兮须此时。
我亦欲归归未得,送子归心转悽恻。
青袍白马走天涯,看到燕山几度花。
丈夫自古轻离别,岂是鞲鹰饱飞掣。
过尽长亭复短亭,故园桃李飘香雪。
这首明代张吉的《送人还乡》描绘了一幅秋夜送别的画面。首句“风吹细柳摇香陌”以微风轻拂柳树,营造出宁静而略带离愁的氛围。行人“行子萧条出京国”,孤独的身影在京城之外显得尤为落寞。
“白驹皎皎蹴严程”借皎洁的马匹疾驰,暗示行程的匆忙和紧迫。“雾鬣马鬃带晚星”进一步描绘了夜色中马儿疾驰的景象,星星点点的光芒映照在马鬃上,增添了旅途的艰辛与浪漫。
接下来,“栗薪瓜苦淹中野”表达了旅途中的困苦,用栗薪和苦瓜的滋味象征艰辛的生活。“不见三年忧莫写”流露出对分别后长久分离的深深忧虑,诗人深知这种情感难以言表。
“忧莫写兮心自知,欲写忧兮须此时”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情感,虽然无法用言语表达,但此刻的离别之情更为强烈。诗人自己也想回家,却未能如愿,只能“送子归心转悽恻”。
“青袍白马走天涯,看到燕山几度花”描绘了友人离去后的想象,想象他在远方看到燕山的四季变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友人的思念。
最后,“丈夫自古轻离别,岂是鞲鹰饱飞掣”借用丈夫般的豪情,说离别本是常态,不必过于伤感。然而,“过尽长亭复短亭,故园桃李飘香雪”又以长亭短亭的频繁经过和故园桃花飘雪的场景,再次强调了离别的不舍和对家乡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离别的凄凉,又有对未来的祝愿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二八谁家女,颜色娇如花。
蛾眉扫春山,远适良人家。
女萝附长松,永结中心好。
曾闻父母言,夫妻愿偕老。
平明下君床,忽闻理行装。
欲问郎何之,未语心先伤。
不恨郎情薄,只恨贱妾身。
妾身非男子,苦乐由他人。
在家学养蚕,织成一匹帛。
为郎制春衫,不知宽与窄。
郎貌认未真,郎心那可测。
去去莫念侬,功名须努力。
吴生笔有神,无惭呼小仙。
一泉片石世奔走,此图挥洒仍何年。
缩来嶰谷三湘地,柴桑栗里依稀是,个中物色宁徒似。
伶伦老技痒,王孙胡不归。
泉明醉眼欲盈把,浑疑风露侵人衣。
虚堂坐对意更远,九方轮扁俱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