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农村的宁静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事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农民勤劳、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态。诗人以“东风何时至”开篇,询问着春天到来的时间,这股温暖的风带来了大地的回暖和万物的复苏。接着,“已绿湖上山”展示了湖边山色逐渐变绿的景象,生机勃勃。
“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来临后农家忙碌的生活。春耕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农民们从不放过这宝贵的时光,因此无论白天黑夜都在辛勤劳作。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描绘了田野间小溪潺潺流水的声音,以及耕犁翻动泥土的情景。这里的“耒耜”指的是犁地的工具声响,“平芜间”则是指犁过后的土地平整无杂草。
最后两句“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表达了日落时分,农人在完成一天的劳作后,喂饱了家中的牲畜,自己也回到了家中,将门户关闭。这里的“薄暮”指的是太阳即将下山的时刻,“罢”则表示停止或结束的意思。这两句诗传达出农人工作与生活之间平静和谐的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春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生机勃勃和人类劳作的节奏,反映出了古代农民勤劳、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与大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杜陵老布衣,饥走半天下。
作诗千万篇,一一干教化。
是时唐室卑,四海事戎马。
爱君忧国心,愤发几悲咤。
孤忠无与施,但以佳句写。
风骚到屈宋,丽则凌鲍谢。
笔端笼万物,天地入陶冶。
岂徒号诗史,诚足继风雅。
使居孔氏门,宁复称赐也。
残膏与剩馥,沾足沽丐者。
呜呼诗人师,万世谁为亚。
佛法如沧溟,深广初无底。
欲以蠡测之,望洋颡已泚。
我生乃虚幻,瀛渤一沤起。
安得具眼人,为发无生理。
丹霞古禅伯,一派曹溪水。
出岫或云行,遇坎亦渊止。
谛观古文诗,相识佳句里。
闻风欲见之,踊跃不能已。
丰岩距平津,飞锡片时耳。
愿将雪澡心,试听风生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