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行来景渐昏,隔江烟火几家村。
捣来流水犹闻碓,推出斜阳半掩门。
马认故程行步促,人争归渡唤声喧。
此时况有思乡客,极目寒云意独存。
南渡行来景渐昏,隔江烟火几家村。
捣来流水犹闻碓,推出斜阳半掩门。
马认故程行步促,人争归渡唤声喧。
此时况有思乡客,极目寒云意独存。
这首诗描绘了南渡途中黄昏时分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和淡淡的思乡之情。
首联“南渡行来景渐昏,隔江烟火几家村”,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间,南渡而来的旅人,随着夜幕的降临,四周的景色逐渐模糊,只见对岸江边,几户人家的炊烟袅袅升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颔联“捣来流水犹闻碓,推出斜阳半掩门”,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日常场景。捣衣声在潺潺流水的伴随下回荡,展现出劳动的节奏与和谐。夕阳西下,半掩的门户则透露出家的温馨与安宁。
颈联“马认故程行步促,人争归渡唤声喧”,转而描写旅人的状态。马儿似乎也识得归途,步伐显得急促;而行人则争相赶往渡口,呼唤声此起彼伏,充满着归心似箭的急切与热闹。
尾联“此时况有思乡客,极目寒云意独存”,收束全诗,点明主题。身处异乡的旅人,在这黄昏时刻,望着远处的寒云,心中涌起的是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与孤独感。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而深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南渡途中黄昏时分乡村的宁静与热闹,以及旅人内心的思乡之情,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尚书卓荦人中龙,尚书生小命困穷。
少孤复遭兵革变,避兵智得如冥鸿。
旧居书券酬子钱,鹊巢鸠居如秋蓬。
夏夕高堂苦不寐,插竹覆纸驱蚊虫。
奇荒日食米三合,杂以菜根糠覆犹难充。
弱冠砚田稍自得,楚江吊古欢游踪。
顑颔复除学籍名,颓然徵逐惟村农。
逋粮追索无生理,得免犹疑睡梦中。
张禄易名屡就试,逐客几从泺水逝。
颠连十载长安道,苦历人生未有事。
松柏终见岁寒姿,冰霜历尽能安之。
岂知十载青云路,已是集成一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