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不老是公身,今作人间野服人。
若问向来黄阁地,东阑芍药有馀春。
后天不老是公身,今作人间野服人。
若问向来黄阁地,东阑芍药有馀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而不失风骨的老人形象,通过“后天不老是公身”一句,表达了对长寿与精神永存的向往。接着,“今作人间野服人”则展现了这位老人虽已年迈,却依然保持着朴素、自然的生活态度,穿着简朴的衣物,与世无争,自在生活。诗人以“若问向来黄阁地”提出疑问,暗示了老人曾经可能拥有过显赫的地位或权力(黄阁,古代指宰相办公的地方),但如今这些都已经过去,只留下“东阑芍药有馀春”这一景象,象征着即便岁月更迭,生命中仍有美好的事物值得珍惜和回味,如同芍药在春天里绽放出的美丽。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人生的变迁与不变的美好,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
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
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
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
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
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
幸逢禅居人,酌玉坐相召。
彼我俱若丧,云山岂殊调。
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
怡然青莲宫,永愿姿游眺。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
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玉壶系青丝,沽酒来何迟。
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
晚酌东窗下,流莺复在兹。
春风与醉客,今日乃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