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元中书言近不作诗以所著豳七月诗义见示因成三篇赠之·其一》
《吴元中书言近不作诗以所著豳七月诗义见示因成三篇赠之·其一》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旰起幽居尚闭关,忽传尺素破愁颜。

迂疏似我宜深隐,才术如公岂暂闲。

雅意未曾忘北阙,胜游今日且东山。

十年回首当时事,叹息人生似梦间。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李纲所作的《吴元中书言近不作诗以所著豳七月诗义见示因成三篇赠之(其一)》中的第一篇赠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吴元中不作诗的惋惜之情,并通过与吴元中共同的文学作品《豳七月诗义》的联系,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文学创作的共同追求。

首句“旰起幽居尚闭关”描绘了友人吴元中在幽静的居所中,即使忙碌也依然坚守内心的宁静,不愿轻易被打扰。接着,“忽传尺素破愁颜”则写出了当得知友人寄来的信件时,心中的喜悦与释然,仿佛一封简短的信件就能驱散所有的忧愁。

“迂疏似我宜深隐,才术如公岂暂闲”两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性格迂阔疏懒,适合于深居简出的生活状态,而对才华横溢的吴元中则表达了敬佩之意,认为他的才能与技艺并非一时的消遣,而是长久的坚持与努力。

“雅意未曾忘北阙,胜游今日且东山”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吴元中文学理想的认同与向往。虽然身处幽居,但心中对朝廷(北阙)的关怀与期待未曾消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山水(东山)之美的欣赏与追求,以及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

最后,“十年回首当时事,叹息人生似梦间”总结了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感慨,感叹人生如同梦境般短暂而不可捉摸,强调了友情与文学创作对于心灵慰藉的重要性。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吴元中不作诗的惋惜与对共同文学理想的共鸣,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文学创作的共同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哭仰菶斋先生七首·其七

望云挥泪九回肠,何日灵幡返故乡。

俚句七章遥叩奠,不胜叹恨是沧桑。

(0)

家藏书画乱后云散

吾家蓄真迹,至宝千百计。

藉作烟云观,自娱期勿替。

谁料风尘生,角声遍吴地。

食肉鄙者多,吾侪孰为庇。

因念悬堂轴,性命倚难弃。

旁人为我谋,捆载速远递。

家庄有凤凰,强半与藏置。

一夕忽通神,迥作流水逝。

神物难久常,久常自生弊。

素书绝嗜欲,谓所以除累。

盛乃衰之源,春芳秋自悴。

熊祥宝玉杯,转转牢狱繫。

娄东翠华居,翰墨曾为厉。

何况值乱世,长物非所利。

早愿奏凯歌,故剑得合契。

早愿归故乡,旧物得更睨。

人获与我获,取舍听其意。

作歌聊自解,无用生怨怼。

(0)

为朱久香少宰画花间补读图二首·其一

替写新图有所思,看花补读两相资。

自惭累俗输清福,那得山窗展卷时。

(0)

陈梁叔孝廉寄诗因以拙画为报

远道诗筒至,披吟意自遥。

调高赓白雪,兴至拂生绡。

偶写崚嶒石,惭无万仞超。

非琼难作报,风雨慰清宵。

(0)

家藏旧画效前人论画绝句各系一诗·其八

细入毫芒意欲翩,日中谛审笔如烟。

除将工整消浮躁,入妙何妨色太妍。

(0)

观薛叔耘副宪纪沔阳昆明二帅感题二律·其二

浩劫东南孰酿成,沧桑馀泪尚纵横。

颇闻枢相殷推毂,俾绾疆符谬典兵。

势迫同舟甘掣肘,贼来满地且逃生。

出身本是由厮养,屈杀书生两字名。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