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何薰兮琴调,亦闻铿尔瑟声。
爱清庙音倡叹,嫌玉台体浮轻。
曾何薰兮琴调,亦闻铿尔瑟声。
爱清庙音倡叹,嫌玉台体浮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属于五言绝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音乐鉴赏的个人品味和偏好。
"曾何薰兮琴调,亦闻铿尔瑟声"两句,通过对比古琴与瑟的音色,展现了诗人对不同乐器声音的感受。其中“曾何”表达了一种怀旧之情,“薰兮”则形容古琴的声音温柔而悠扬。“亦闻铿尔瑟声”中,“铿尔”用来形容瑟发出的清脆声音,诗人对这两种乐器都有所欣赏。
"爱清庙音倡叹,嫌玉台体浮轻"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审美标准。诗人“爱”的是那种能够在空旷的庙宇中回响的清澈声音,这种声音具有超然物外之感。“倡叹”是对这种声音的赞赏。而“嫌玉台体浮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过于华丽但缺乏深度的音乐(以“玉台”为喻)的不满,认为它们虽然华美但却显得轻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不同乐器声音和音乐风格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高雅、纯净之音的追求,以及他个人独到的艺术品味。
先公为直言,蔡林古无书。
家贫卖窗箔,编箨聚所馀。
取之写文字,琐细行虫蛆。
遂令后奕世,衣冠出门闾。
今为执政孙,学与不学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