崚嶒何来凛气增,舍此空轮无与胜。
吴天海色遥迎送,楚霜蜀冻交消凝。
荡涤赤日曳素练,消息银汉络珠绳。
从知白帝威权甚,万象泻影涵倾崩。
崚嶒何来凛气增,舍此空轮无与胜。
吴天海色遥迎送,楚霜蜀冻交消凝。
荡涤赤日曳素练,消息银汉络珠绳。
从知白帝威权甚,万象泻影涵倾崩。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洞庭秋三十首》中的第二十五首,描绘了洞庭湖秋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感受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首句“崚嶒何来凛气增”以峻峭的山峰比喻湖面的波涛,暗示了秋风带来的寒意;“舍此空轮无与胜”则强调洞庭湖在秋季的壮丽景色无人能及。
接下来,“吴天海色遥迎送,楚霜蜀冻交消凝”描绘了湖水与天空的广阔交融,以及湖面上霜冻与寒冷的交织,展现出洞庭秋日的辽阔与深沉。诗人运用“荡涤赤日曳素练”形容湖水反射阳光的景象,犹如白色的丝绸般飘动,而“消息银汉络珠绳”则将银河比作串起珍珠的细线,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月光洒在湖面的宁静画面。
最后两句“从知白帝威权甚,万象泻影涵倾崩”,诗人借“白帝”这一神话意象,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也暗示了洞庭湖在天地间的重要地位,万物在此处都仿佛倾倒于其魅力之下。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洞庭湖秋天的壮美与神秘,体现了王夫之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
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二年黄茅下,一一攒麦芒。
三年出蓬艾,满山散牛羊。
不见十馀年,想作龙蛇长。
夜风波浪碎,朝露珠玑香。
我欲食其膏,已伐百本桑。
人事多乖迕,神药竟渺茫。
朅来齐安野,夹路须髯苍。
会开龟蛇窟,不惜斤斧疮。
纵未得茯苓,且当拾流肪。
釜盎百出入,皎然散飞霜。
槁死三彭仇,澡换五谷肠。
青骨凝绿髓,丹田发幽光。
白发何足道,要使双瞳方。
却后五百年,骑鹤还故乡。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链就、飞霜凝雪。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