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处住山今已老,半生云水未忘机。
今朝又作浮山梦,暗写愁肠寄与谁。
十处住山今已老,半生云水未忘机。
今朝又作浮山梦,暗写愁肠寄与谁。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赴鸿福示众》中的片段。诗人以个人的生涯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往云游生活的怀念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绪。"十处住山今已老"描绘了诗人历经多地居住在山中,岁月流转,如今已年事渐高,"半生云水未忘机"则体现了他虽然身在佛门,但心中并未完全放下尘世的机心,仍然有所牵挂。
"今朝又作浮山梦"表达了诗人今日又梦回往昔在浮山的生活,可能是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日子的向往,或者是对过去生活的深深眷恋。最后一句"暗写愁肠寄与谁"则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愁苦,无人可以倾诉,只能将这份愁绪深藏于心,通过诗篇寄托给无形的读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僧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旧阙瞻双凤,新猷御六龙。
悬初垂月吉,观已乐时雍。
下武仪型在,修文德泽钟。
颁书旬日布,读法万民从。
首出乾同仰,申言巽未重。
星辰光早灿,膏雨被先浓。
遂抚三辰叙,长为九服宗。
作求仍古法,累洽快今逢。
吾邑平居三数贤,十年风雨地相悬。
文章后死能无惧,日月东流逝每然。
沧海一筇凭岳观,青山千嶂待江船。
毕将㝛草铭幽墓,止就先生卧短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