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北山雨如注,寒风飒飒吹山树。
中河水发行子愁,褰裳欲渡且复休。
黑雾苍云蔽村舍,咫尺谁能辨牛马。
嗟哉出门百里行路难,我今胡为在中野。
南山北山雨如注,寒风飒飒吹山树。
中河水发行子愁,褰裳欲渡且复休。
黑雾苍云蔽村舍,咫尺谁能辨牛马。
嗟哉出门百里行路难,我今胡为在中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夏道中遇雨时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风雨交加、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内心的愁绪。
首句“南山北山雨如注”,开篇即以强烈的视觉形象展现暴雨倾盆的景象,南山与北山之间雨水汇聚,形成一幅动态的雨景图。接着,“寒风飒飒吹山树”一句,通过寒风的描写,不仅增加了环境的冷冽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
“中河水行子愁”则将视线转向河面,河水在雨中流淌,似乎也在诉说着行人的忧愁。诗人欲渡河而前,却因“褰裳欲渡且复休”的犹豫,表现了面对困难时的无奈与退缩。
“黑雾苍云蔽村舍,咫尺谁能辨牛马”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阴暗与模糊,连近处的村庄和动物都难以分辨,营造出一种压抑与迷茫的氛围。
最后,“嗟哉出门百里行路难,我今胡为在中野”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身处荒野的困惑与反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心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上界清且永,而无紫金荣。
下界人伦乐,光景何匆匆。
乃有太白精,托居人世中。
淑履本大笃,阅世真青松。
灵筹纪鲐背,绿玉遗鸠筇。
前年少子贵,霞被驰皇封。
今年长孙归,负弩惊村翁。
岁岁初度嘉,仙桃熟新冬。
敬此来趋晏,称觞罗孙丛。
巾襦几叶聚,兰芝炫绀瞳。
瑶池宁有此,尘区美无重。
酒酣歌吾诗,鹿舞令威从。
北地佳人首燕赵,秪解慵歌复娇笑。
菱花自许雪儿殊,聪慧天然动轻妙。
十四青丝覆远山,十五城中象雾鬟。
十六妆成看不足,芙蓉初绽碧塘湾。
英年矫矫江南子,词价偏翔洛阳纸。
明珠传意梦方谐,誓尽婵娟护衣被。
细步纤纤宴曲房,细君含笑赠添妆。
亲教乐府诗千韵,貌得宫袍鹭一双。
不堪团扇迎秋早,素馨花发芳魂渺。
罗襦惨淡葳蕤光,香囊零落交州草。
昭阳鬼影立象床,五枝灯燄摇荒凉。
徒令汉史称神武,犹抱西风角枕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