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顷读山谷诗有感作十绝句既又念达人委命志士固穷必潦倒自废出无聊语则几不智矣故复反之十绝以自慰解·其九》
《顷读山谷诗有感作十绝句既又念达人委命志士固穷必潦倒自废出无聊语则几不智矣故复反之十绝以自慰解·其九》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五言绝句

幽花明曲栏,流莺在高树。

解襟且衔杯,一扫俗尘去。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雅的画面,通过“幽花”、“曲栏”、“流莺”、“高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人解下衣襟,举杯畅饮,似乎在与自然对话,洗涤心灵的尘埃,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解脱。

“幽花明曲栏”,“幽花”隐于深幽之处,却能照亮曲折的栏杆,象征着内在美与外在环境的和谐统一,也暗示着即使身处平凡,也能绽放独特的光彩。“流莺在高树”,流莺在高高的树木间穿梭,鸣叫,它们的自由自在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呼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解襟且衔杯”,“解襟”表示诗人卸下束缚,轻松自在;“衔杯”则是饮酒的动作,寓意着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追求,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他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一扫俗尘去”,这句话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目的——摆脱世俗的困扰,追求内心的纯净与自由。通过饮酒、欣赏自然美景,诗人试图达到心灵的净化,摆脱外界的纷扰,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纯净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社会中种种束缚与困扰的反思。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真挚而深沉,富有哲理意味,给人以心灵上的触动与启示。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东门行

士有失所偶,难甘蓬荜微。

拔剑出东门,感愤不顾归。

贤哉彼嘉匹,逐逐牵其衣。

愿同此饘粥,节义安得违。

况今谓清世,不可复为非。

(0)

子骏运使八咏堂·其一宝峰亭

嘉陵抱江回,平衍出横澨。

中间筑雄垒,独据两川会。

行台敞严府,磊砢北城外。

潭潭走群楹,直上峦岭背。

危墙缭空阔,飞阁入茫昧。

上有宝峰亭,仰见白云内。

岧峣占孤绝,下与万山对。

层檐动寥廓,曲槛枕阛阓。

主人从篮舆,晚兴在公退。

心掩万象远,目引八极大。

钩帘拂坐榻,隐几缓衣带。

诗书抉关键,笔砚产珠贝。

是时众吏去,不敢呈计会。

虽然彼郡邑,原本穷利害。

自取金谷饶,无烦米盐碎。

此地寄清襟,岁书从屡最。

(0)

和寄白圣均

年来双鬓已丝丝,头角低摧羽翼垂。

无命不穷常自笑,有谋皆拙敢求知。

荣途谩说居三馆,僻郡还甘守一麾。

赖是山城好风物,不能逢子共吟诗。

(0)

和邵兴宗棋声

二客与棋酬,寒声满侧楸。

急因随行发,断为见迟休。

花下莺翻翼,林间鹤转头。

丁丁竹楼下,不独在黄州。

(0)

书平泉草木记后二首·其二

公岂不聪明,嗜好乃如此。

若非以私饵,是物安至止。

彼致者何人,定非端洁士。

草木固为尘,丑名终未已。

(0)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其十一水亭

寒溜日涓涓,萦纡小槛前。

不知明月下,谁与弄潺湲。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