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阳媚月春花粲,差堪比、君词翰。
第二泉边三径远。
青丝络马,紫烟笼袖,肯为蓬蒿恋。
子虚定有同时羡,笔露文澜惊扑面。
十二碧栏游已遍。
红亭词句,翠鬟歌曲,且把清樽劝。
晴阳媚月春花粲,差堪比、君词翰。
第二泉边三径远。
青丝络马,紫烟笼袖,肯为蓬蒿恋。
子虚定有同时羡,笔露文澜惊扑面。
十二碧栏游已遍。
红亭词句,翠鬟歌曲,且把清樽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美景与文人雅趣的画面。首句“晴阳媚月春花粲”以明媚的春光开篇,阳光和月亮交相辉映,春花灿烂,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温馨和谐的氛围。接下来,“差堪比、君词翰”,表达了对诗人作品的赞美,认为其文辞如同晴阳与明月般美好,能够与这春日美景相媲美。
“第二泉边三径远”一句,将场景转移到了第二泉畔,这里隐含着远离尘嚣、追求精神高洁之意。接着,“青丝络马,紫烟笼袖”描绘了文人骑马出游的情景,马鬃如青丝般飘逸,袖中似乎弥漫着紫色的烟雾,既展现了文人的风雅,也暗示了他们超脱世俗的气质。
“肯为蓬蒿恋”则表达了对文人不为世俗所累、坚守自我追求的精神的赞赏。接下来,“子虚定有同时羡”提到子虚乌有的故事,暗喻那些虚构的美好事物也会羡慕这样的生活,进一步强调了文人生活的理想化和令人向往。
“笔露文澜惊扑面”描绘了文人挥毫泼墨的场景,笔下的文字如同波澜壮阔的江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最后,“十二碧栏游已遍”、“红亭词句,翠鬟歌曲”、“且把清樽劝”分别描绘了游览、吟诗作曲以及饮酒畅谈的场景,展现了文人雅集的欢乐与和谐,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精神高洁与艺术创作的美好情境,体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槐薰忽送清商怨,依稀正闻还歇。
故苑愁深,危弦调苦,前梦蜕痕枯叶。伤情念别。
是几度斜阳,几回残月。
转眼西风,一襟幽恨向谁说。
轻鬟犹记动影,翠娥应妒我,双鬓如雪。
枝冷频移,叶疏犹抱,孤负好秋时节。凄凄切切。
渐迤逦黄昏,砌蛩相接。露洗馀悲,暮烟声更咽。
东风又入江南岸,年年汉宫春早。
宝屑无痕,生香有韵,消得何郎花恼。孤山梦绕。
记路隔金沙,那回曾到。
夜月相思,翠尊谁共饮清醥。
天寒空念赠远,水边凭为问,春得多少。
竹外凝情,墙阴照影,谁见嫣然一笑。吟香未了。
怕玉管西楼,一声霜晓。花自多情,看花人自老。
阿瞒瓜分姿,见之垂髫中。
此心既弗乂,此道安可洪。
汉祚既坠地,馀子方困穷。
仁义傥自唱,历数岂不同。
挟令及宫阃,杀士延奴童。
至今吊古徒,哀痛殊未终。
实以己偪仄,遂令彼长雄。
画图出后世,略见经营工。
想其鼎峙势,亦天诱其衷。
此章弗徒歌,聊以裨国风。
去载湖山春雨霏,阿参专为板舆归。
相迎定约鱼供馔,入吊那知鹤对飞。
九子始终循懿德,一门中外被馀辉。
送□不拂东南客,西望高原涕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