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鶱翠拂晴霄,寒食骑驴过野桥。
翁仲新坟箫鼓怨,秋千深院绮罗娇。
忽惊锦字书缄断,堪望白云亲舍遥。
满眼客愁何处遣,杏花雨色上春潮。
凤山鶱翠拂晴霄,寒食骑驴过野桥。
翁仲新坟箫鼓怨,秋千深院绮罗娇。
忽惊锦字书缄断,堪望白云亲舍遥。
满眼客愁何处遣,杏花雨色上春潮。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寒食出游》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出游的景象。首句“凤山鶱翠拂晴霄”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凤山之巅翠绿的树木直插云霄,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寒食骑驴过野桥”写诗人骑着驴子,穿越田野,途经简陋的野桥,流露出一种闲适与自然的亲近。
“翁仲新坟箫鼓怨”转而触及哀思,暗示路过的是新坟,箫鼓声中透出一丝哀怨,渲染了节日氛围中的哀愁。接下来,“秋千深院绮罗娇”则描绘了富贵人家的闺院里,女子们在秋千上嬉戏,衣着华丽,与前文的哀愁形成对比,展现出生活的另一面。
“忽惊锦字书缄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一封家书的中断让他的心情更加沉重。“堪望白云亲舍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乡之情,看着天边的白云,亲人的居所显得遥不可及。
最后,“满眼客愁何处遣,杏花雨色上春潮”以景结情,诗人满心的客愁无处排解,只能任由杏花雨打湿衣衫,春潮涌动,寓情于景,表达了深深的旅人愁绪。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清明的哀思,又有生活的情趣,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江乡霜后饱珍肴,万里持来仅带糟。
虽惜横戈酣白蚁,尚知解甲护红膏。
开樽祗觉牵归兴,作赋犹当继老饕。
油幕晚寒梅影静,亟持大白荐双螯。
我住华亭惯识伊,九皋仙去逐云飞。
北山久为悲空帐,赤壁还曾梦羽衣。
姑和黄楼崔颢赋,为邀华表令威归。
腰缠却笑扬州客,应对金泉愧子微。
避愁聊复上层楼,上到层楼转更愁。
杳杳青烟榆夹塞,鳞鳞翠浪麦平畴。
山连楚甸三千里,地隔中原四百州。
立尽栏干谁领会,沧波渺处起沙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