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金泉登聚鹤楼》
《至金泉登聚鹤楼》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我住华亭惯识伊,九皋仙去逐云飞。

北山久为悲空帐,赤壁还曾梦羽衣。

姑和黄楼崔颢赋,为邀华表令威归。

腰缠却笑扬州客,应对金泉愧子微。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ìjīnquándēnglóu
sòng / céngbǎi

zhùhuátíngguànshíjiǔgāoxiānzhúyúnfēi

běishānjiǔwèibēikōngzhàngchìháicéngmèng

huánglóucuīhàowèiyāohuábiǎolìngwēiguī

yāochánquèxiàoyángzhōuyìngduìjīnquánkuìwēi

翻译
我住在华亭,早已熟悉她,如同仙子般在九皋之上随云飞翔。
长久以来,我在北山悲伤,因为那空荡的帐幕,曾在赤壁梦见她身披羽衣。
我想模仿崔颢在黄楼的诗篇,邀请她在黄鹤楼上停留,让她如令威一般归来。
腰缠万贯后,我却嘲笑那些扬州的客人,面对金泉水,我深感愧对像子微那样清贫的你。
注释
华亭:地名,古代吴郡的一个县。
九皋:神话中的水泽深处,这里指天空。
空帐:空荡的帷帐,象征着失去的伴侣。
赤壁:著名的古战场,这里可能暗指与仙子有关的传说。
黄楼:古代建筑,此处借指崔颢的诗作。
令威:典故,指汉朝人丁令威化鹤归来的故事。
扬州客:泛指富有的旅行者。
子微:古人名,此处可能代指清贫而有节操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隐逸生活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古人逸事的怀念。开篇即点出“华亭”作为熟悉的地方,伊人去向何处,诗人却只能追随云飞的方向去想象。这两句传达了一种淡淡的悲凉和无奈。

接下来,“九皋仙去逐云飞”中的“九皋”,通常指的是古代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伊人的仙逝,诗人则是追随着那片云彩去寻找他的踪迹。这种超现实的描写充满了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北山久为悲空帐”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红尘的淡泊态度,北山可能代表着遥远而又高洁的地方,而“空帐”则是无尽的悲思和寂寞。紧接着,“赤壁还曾梦羽衣”,则是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怀念,尤其是三国时期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英勇。

诗人又提到“姑和黄楼崔颢赋”,这里的“姑和”可能是一个地方名词,而“黄楼”则是历史上著名的建筑物。崔颢赋,是指唐代文学家崔护的作品,这里被用来表达对古人文采的敬仰。

“为邀华表令威归”,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力量,能够引来古人的英灵,让他们的伟大事迹重新回响在世间。而“腰缠却笑扬州客”中,腰缠可能是指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扬州客”则是对于过往旅人故事的温馨记忆。

最后一句“应对金泉愧子微”,诗人在金泉之地登上聚鹤楼时,心中充满了自愧自己的才华渺小,不足以与古代伟人相比。这里的“子微”指的是历史上的文学家司马迁,他的作品《史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历史事件和古人逸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高洁生活和永恒艺术价值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谦与寂寞。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偈二十七首·其十七

田地隐密,鬼家活计。从空放下,坐井窥天。

虎丘门下,不说老婆禅。

只要诸人眼横鼻直,三十年后免得敲■打瓦。

(0)

寄东禅玿和尚

闻坐天童上板头,深挑痛劄未应休。

吾门直截无窼臼,家破人亡始自由。

(0)

学道先须不要痴,痴心未了转狐疑。

迷云头上黑如墨,白日茫茫几个知。

(0)

偈一百二十首·其一一○

皓月团团照碧天,鳌山灯火不须然。

吾皇恭俭人心乐,自有叹声四海传。

(0)

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六

慧林铁馒头,做来年已久。

不是不拈出,自是人不受。

觑著齿牙寒,咬著眉头皱。

不是张鹏举,谁人敢下口。

(0)

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三

欣逢诞圣时,无以报明主。

唯凭一炷香,更击三通鼓。

唱起太平歌,共行向上路。

只愿尧天日月长,待见黄河清万度。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