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三》
《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三》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偈颂

欣逢诞圣时,无以报明主。

唯凭一炷香,更击三通鼓。

唱起太平歌,共行向上路。

只愿尧天日月长,待见黄河清万度。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怀深所作的《偈一百二十首》中的其九十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明主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稳定的美好愿景。

首句“欣逢诞圣时”,诗人以喜悦的心情迎接圣主的诞生,表达出对明君的崇敬与期待。接着,“无以报明主”一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虽有满腔热情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来回报明主的恩泽。

“唯凭一炷香,更击三通鼓”描绘了诗人通过宗教仪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希望借助香火与鼓声传达对明主的敬仰与祝福。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佛教徒的虔诚,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唱起太平歌,共行向上路”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希望在明主的领导下,人民能够共同走上一条和平、繁荣的道路。这里的“太平歌”象征着和平与幸福的颂歌,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最后,“只愿尧天日月长,待见黄河清万度”两句,诗人以古代贤君尧帝为喻,表达了对明主长久统治的渴望,以及对黄河水清的期盼,寓意着国家的安定与繁荣。这两句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富强、社会和谐的强烈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明主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理想政治和社会秩序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一寸金.金拓蜀先主碑

三国英雄,未许曹瞒共杯席。

怅古台落木,神鸦聚散,秋风衰草,残碑荒寂。

千古苔痕碧。当年事、道陵泪滴。

如今对、白茧乌毡,梦想完颜尽陈迹。

正字摩挲,荆川书妙,冰庵印犹识。

认蒋侯抽校,王郎閒记,玉峰小泊,金阊回楫。

文海穷搜讨,归来并、四欧秘籍。

尊前看、耳热生花,惯得留漱墨。

(0)

庆春泽.休庵审予致疾之由,秘不示人,惧传之徒取谑也,词有佛心,戏和以忏此厄

风语关人,诗心化劫,维摩甘认灾星。

小偈吹香,护花字字金铃。

鲍家倘唱秋坟句,累故人、怎草新铭。

讳风前、脉脉盈盈,春水干卿。

李阳秪作冰山倚,算瑶台露气,多谢飞琼。

一呷情波,风流险卜它生。

客来此后将茶代,任小鬟、声不停筝。

笑侬家、真个春禅,身毒曾经。

(0)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其九苏武持节

蓦地月残风晓。替写个词人照。

浑不是画云台容貌。隐山林格调。烛三条。弦七条。

春婆唤醒东坡觉。秋士听残北渚骚。笔悴花憔。

到今年送穷文十易稿。

(0)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其六普天乐

想当初结客五陵豪。走马千山道。

曾过那唐陵汉寝,蜀垒秦濠。也曾上江楼吊六朝。

也曾从海市窥三岛。斜街两度蹋樱桃。

厮赶着好风光燕围莺绕。听凭他鹤谤猿嘲。

遮莫放风流白石,?自吹箫。

(0)

章台柳

漫天絮。漫天絮。水远山长飞不住。

遮却高楼恨易生,不如遮却春归路。

(0)

忆旧游·其四

怎蘼芜似水,浸透春愁,软绿无涯。

莫倚飞台望,但游丝飏暖,莺界全遮。

东风万里诗梦,沿路访梨花。

怕燕子重来,名闻影隔,不认卢家。还差。

悼芳稿,付小院鹃红,私哭年华。

禅榻分新火,道情天醒后,味只思茶。

百蛮纵有微雨,休问酒旗斜。

拚闷掩鸳楼,江南更比春远些。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