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使车前,烟波思渺然。
霜清穫稻日,风急授衣天。
客馆但愁坐,钓舟谁醉眠。
乘槎会有便,真到斗牛边。
白发使车前,烟波思渺然。
霜清穫稻日,风急授衣天。
客馆但愁坐,钓舟谁醉眠。
乘槎会有便,真到斗牛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弁所作的《白发》。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白发时的感慨与思考,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情感投射。
首句“白发使车前”,以“白发”这一典型的老年特征开篇,暗示了诗人的年龄与岁月的流逝,同时也预示着人生旅程的终点将至。“使车前”则形象地描绘了白发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显现,如同车前的标志,提醒着人们时光的不可逆转。
接着,“烟波思渺然”一句,通过“烟波”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广阔而深远的空间感,表达了诗人面对白发生长时内心的空灵与沉思。这里的“渺然”不仅指视觉上的遥远,更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思考。
“霜清穫稻日,风急授衣天”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季节变换的景象。霜降之后,稻谷成熟,预示着丰收的季节;而秋风渐紧,人们开始准备冬衣,象征着岁月的更迭与生活的循环。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对时间流转的隐喻,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生命的轮回。
“客馆但愁坐,钓舟谁醉眠”则转向了个人的情感世界。在“客馆”中独坐,诗人或许感到孤独与忧愁;而在“钓舟”之上,有人可能沉浸在酒醉的欢愉之中。这两幅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在老年阶段的寂寞与沉思,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态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最后,“乘槎会有便,真到斗牛边”表达了诗人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与追求。这里借用“乘槎”(传说中的木筏)的典故,寓意着对远方、对宇宙奥秘的向往。即使是在老年,诗人的心中仍怀有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希望能够真正到达那片星辰大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发、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孤独与探索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意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