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英雄,未许曹瞒共杯席。
怅古台落木,神鸦聚散,秋风衰草,残碑荒寂。
千古苔痕碧。当年事、道陵泪滴。
如今对、白茧乌毡,梦想完颜尽陈迹。
正字摩挲,荆川书妙,冰庵印犹识。
认蒋侯抽校,王郎閒记,玉峰小泊,金阊回楫。
文海穷搜讨,归来并、四欧秘籍。
尊前看、耳热生花,惯得留漱墨。
三国英雄,未许曹瞒共杯席。
怅古台落木,神鸦聚散,秋风衰草,残碑荒寂。
千古苔痕碧。当年事、道陵泪滴。
如今对、白茧乌毡,梦想完颜尽陈迹。
正字摩挲,荆川书妙,冰庵印犹识。
认蒋侯抽校,王郎閒记,玉峰小泊,金阊回楫。
文海穷搜讨,归来并、四欧秘籍。
尊前看、耳热生花,惯得留漱墨。
这首《一寸金·金拓蜀先主碑》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画家吴湖帆所作,以三国历史为背景,通过对刘备先主碑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古代英雄的追思。诗人以曹操与刘备不共天下的典故开篇,暗示了对英雄命运的沉思。
"古台落木,神鸦聚散,秋风衰草,残碑荒寂",描绘了一幅凄凉而苍茫的历史画面,碑文已斑驳,只有苔痕见证着岁月的流转。诗人感叹刘备的功业,提及诸葛亮的泪水,暗示了英雄们的哀愁与无奈。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碑文的细节,如摩挲的正字、荆川书妙、冰庵印迹,展现出对书法艺术的敬仰。他回忆起蒋侯(指诸葛亮)校书、王郎闲记的历史瞬间,以及自己在玉峰小泊、金阊归航的经历,这些都寓含着对历史文化的追寻和珍视。
最后,诗人沉浸在浩瀚的文献中,归来后仍醉心于搜罗四欧秘籍,酒杯前的豪情与对知识的热爱交织,"耳热生花"形容其醉心学术的热烈,"留漱墨"则形象地表现出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碑为线索,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三国英雄的崇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个人学识的追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冯虚子,清且脩,藐观万物如浮沤。
金茎一柱出天表,青田孤鹤横高秋。
大鹏抟风九万里,下视尘寰渺烟水。
蜃楼缥缈危接天,夜半月明常独倚。
四方上下随所之,茫茫积气将焉依。
居无室庐辙无迹,鳌背岂有三山为。
空中鸡犬刘安宅,我亦因之寄遐适。
飞光浩浩不少留,回首人间非宿昔。
列子禦风已千载,庄生化蝶今安在。
水中漉月亦好奇,管里窥天竟无底。
太虚太虚问不应,银河耿耿凝寒冰。
丹台紫府不可登,愿归大化何由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