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花台》
《雨花台》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行尽长干道,崇台得壮观。

秋天多雨势,江上更风寒。

王气全消歇,山形尚郁盘。

松楸弥望处,寂寞葬千官。

(0)
鉴赏

这首诗《雨花台》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雨花台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感。

首联“行尽长干道,崇台得壮观”,诗人漫步于长干道上,终于到达了高耸的台地,眼前景象令人赞叹不已。这里运用了“行尽”与“得”两个词,既展现了诗人寻访的过程,也强调了目的地的宏伟壮观。

颔联“秋天多雨势,江上更风寒”,描绘了雨花台所在之地秋日的气候特点。秋天的雨势频繁,江面上吹拂着寒冷的风,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壮阔的氛围。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颈联“王气全消歇,山形尚郁盘”,进一步揭示了雨花台的历史背景。这里的“王气”指的是帝王之气,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然而,随着历史的更迭,这些曾经的辉煌已经消失殆尽,只有山峦依旧,其形态似乎在默默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尾联“松楸弥望处,寂寞葬千官”,将视角转向了雨花台的墓地。松树和楸树遍布视野,它们见证了无数官员的埋骨之地,一片寂静中蕴含着对逝去时代的哀思。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人物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雨花台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老榕团

榕自南州有,称奇此独存。

八千椿树岁,半死峄桐根。

车盖临官路,蒲团傍佛门。

清凉深夏日,人识法云恩。

(0)

次答姚叔烟见怀之作六首·其四

子房元善病,耿耿在予心。

岂谓参苓日,重来金玉音。

神交闻自昔,古道绝于今。

咫尺成修阻,云山未是深。

(0)

春感十二首次王础尘·其二

不知何处问阳回,但觉残年万物催。

关外虎头无定远,世间人面有牛哀。

颇疑孤竹移贪水,真信昆池是劫灰。

赤地比来馀万里,青春不到白龙堆。

(0)

同王础兄自端州还晚成堂何孟门已先至夜坐有诗次韵二首·其二

点点清霜变黑头,年年髀肉笑荆州。

谁能清夜还忧世,共卧元龙百尺楼。

(0)

姚钦山邑侯招燕署中赋谢

馀生久矣付烟萝,竹杖芒鞋此暂过。

幸枉旌旗临委巷,更劳弦管为高歌。

琴堂月上清晖满,梓里春归白发多。

不是使君饶美酒,有怀明发欲如何。

(0)

铙歌·其十三

汉法由来重五铢,粤南铜少未开炉。

频年鼓铸民称便,村店非钱酒不沽。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