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长干道,崇台得壮观。
秋天多雨势,江上更风寒。
王气全消歇,山形尚郁盘。
松楸弥望处,寂寞葬千官。
行尽长干道,崇台得壮观。
秋天多雨势,江上更风寒。
王气全消歇,山形尚郁盘。
松楸弥望处,寂寞葬千官。
这首诗《雨花台》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雨花台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感。
首联“行尽长干道,崇台得壮观”,诗人漫步于长干道上,终于到达了高耸的台地,眼前景象令人赞叹不已。这里运用了“行尽”与“得”两个词,既展现了诗人寻访的过程,也强调了目的地的宏伟壮观。
颔联“秋天多雨势,江上更风寒”,描绘了雨花台所在之地秋日的气候特点。秋天的雨势频繁,江面上吹拂着寒冷的风,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壮阔的氛围。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颈联“王气全消歇,山形尚郁盘”,进一步揭示了雨花台的历史背景。这里的“王气”指的是帝王之气,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然而,随着历史的更迭,这些曾经的辉煌已经消失殆尽,只有山峦依旧,其形态似乎在默默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尾联“松楸弥望处,寂寞葬千官”,将视角转向了雨花台的墓地。松树和楸树遍布视野,它们见证了无数官员的埋骨之地,一片寂静中蕴含着对逝去时代的哀思。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人物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雨花台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