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元善病,耿耿在予心。
岂谓参苓日,重来金玉音。
神交闻自昔,古道绝于今。
咫尺成修阻,云山未是深。
子房元善病,耿耿在予心。
岂谓参苓日,重来金玉音。
神交闻自昔,古道绝于今。
咫尺成修阻,云山未是深。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次答姚叔烟见怀之作六首(其四)》。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姚叔烟的深切怀念与关怀之情。
首句“子房元善病”,以典故引入,暗指子房(即张良)虽有善行却遭受疾病困扰,这里借以表达对友人的身体状况的担忧和关心。接着“耿耿在予心”一句,直抒胸臆,说明这种担忧和思念之情深深烙印在自己的心中,无法忘怀。
“岂谓参苓日,重来金玉音”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友人的问候比作珍贵的金玉之声,既赞美了友人的友情之深,也表达了对友人健康恢复的期盼。其中,“参苓”是一种中药,常用于补益身体,此处暗示了对友人身体健康的祝愿。
“神交闻自昔,古道绝于今”则表达了对古代深厚友情的向往,以及对当今社会中这种纯真友情稀缺的感慨。通过对比古今,突出了友情的珍贵与难得。
最后,“咫尺成修阻,云山未是深”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距离虽近,但情感上的隔阂却如同高山深谷,难以逾越。这既是对当前无法相聚的遗憾,也是对深厚友情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纯真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九龙舆。记春暮、幸蓬壶。琼囿敞,绣仗趋。
年华与逝水俱。瑶京远,信息断无。
宝津池面落花铺。愁晚容车来禁涂。
凤箫鸾翣,西指昭陵去。旧赏蟠桃熟,又见涨海枯。
应共灵真母,曳霞裾。宴清都。恨满山隅。
春城翠柏藏乌。扃户剑,照灯鱼。人间一梦觉馀。
泉宫窈窕锁夜龙,银江澄澹浴仙凫。
烟冷金炉玉殿虚。绿苔新长,雕辇曾行处。
夜夜东朝月,似旧照锦疏。侍女盈盈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