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云锦绣似云披,纂组丹黄更陆离。
石壁漫言无巧样,天孙机架此曾支。
过云锦绣似云披,纂组丹黄更陆离。
石壁漫言无巧样,天孙机架此曾支。
这首诗描绘了王谷祥仿夏森画册中绣壁开云的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彩与锦绣的交织之美。诗人通过“过云锦绣似云披”一句,将云彩比作锦绣,生动地描绘了云彩飘逸、色彩斑斓的景象。接着,“纂组丹黄更陆离”进一步强调了色彩的丰富和变化,仿佛织锦一般,红黄相间,色彩斑斓。
“石壁漫言无巧样”,诗人在此处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看似平淡无奇的石壁,在云彩与锦绣的映衬下,展现出了一种意想不到的美感。最后,“天孙机架此曾支”则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天孙(即织女)来比喻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暗示了艺术家如同天孙般,用巧手在画布上编织出如此精美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云彩、锦绣、石壁和艺术家创作过程的描绘,展现了艺术创作的奇妙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艺术家高超技艺的赞美。
平生长叹马文渊,功业遨游二帝间。
洛社龙飞初有意,峤南鸢堕不知还。
虽迷槃瓠壶头路,肯愧祈连冢上山。
政坐不如班定远,乞身生入玉门关。
东坡异时谈醉乡,怒骂嬉笑成文章。
其中广莫几万里,脱略礼法侔鸿荒。
初无爱憎与喜怒,岂有寒暑与炎凉。
后世乃与醉乡隔,糟粕始变鹅儿黄。
三杯危坐亦拱手,俨如冠剑侍君王。
渊明不饮时节改,霜风九月篱菊芳。
举头忽见南山翠,便觉逸气登羲皇。
挥毫落纸得佳句,流涎露顶庸何伤。
瓮下被缚乌足取,定无奚童携锦囊。
安用船头置百斛,又令口不离杯觞。
醉翁饮少辄已醉,胸中了了初不忘。
八仙脱醉尤可笑,骑马落井何其强。
杨柳风萧萧,芙蕖晴熳熳。
水阁试新凉,披衣快清旦。
幽居非养高,一榻聊医懒。
嘿观四大空,吾复有何患。
上人超诣姿,丛林得精拣。
勿嫌白兆村,真是人天眼。
穿云得得来,其他空非瞰。
遂为信宿留,与子同朝饭。
风流谁似许南阳,人到于今尚不忘。
笔下涌成三峡水,胸中盖就百花堂。
召公棠荫家家满,潘令桃蹊处处芳。
借问蔡州何所似,瓠壶形势若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