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幼槃弟》
《寄幼槃弟》全文
宋 / 谢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北阙弓旌未见招,茅亭高卧对山椒。

诗成稚子应能诵,酒熟邻翁渐可邀。

宁似杜陵长蹭蹬,不依严武更逍遥。

细思洗马池边路,便是成都万里桥。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逸所作的《寄幼槃弟》。诗中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以及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情景。

首句“北阙弓旌未见招”,表达了诗人虽怀才不遇,但并未因此而放弃追求理想。“北阙”象征朝廷,“弓旌”比喻征召,诗人以未被朝廷招揽为由,自嘲其志向未得实现,却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茅亭高卧对山椒”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隐居生活。茅亭作为简陋的住所,与高耸的山峰相对,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意境。诗人在这里高枕无忧,享受着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诗成稚子应能诵,酒熟邻翁渐可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诗成时,可以教导孩童吟诵,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的传承;酒熟时,可以邀请邻居一同品尝,展现了邻里间的和睦相处。

“宁似杜陵长蹭蹬,不依严武更逍遥”对比了自己与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和严武(唐代名将)的生活境遇。杜甫一生颠沛流离,而诗人选择了一条更为自由自在的道路,不依赖权贵,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最后,“细思洗马池边路,便是成都万里桥”一句,通过想象中的路径,表达了诗人对成都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然身处偏远之地,但心中仍怀有对繁华都市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恬淡与自在,以及对文化传承和人际交往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处境的自我调适。

作者介绍

谢逸
朝代:宋   字:无逸   号:溪堂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生辰:1068-1113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猜你喜欢

述志二首·其二

新丰买酒慰无聊,冲雪骑驴上灞桥。

罴老尚堪吞貈子,松风何至羡山苗。

(0)

冬夜

我生何多艰,塌地皆九折。

君恩许归休,幸与世俗绝。

幽居邻不觌,奚止扫车辙。

地炉清夜中,危坐灯欲灭。

开门月满庭,皓皓如积雪。

隔溪闻鹤鸣,灵府为澄澈。

(0)

云童童行

云童童,挟雨来。

雨未濡土云已开,不能为人敛浮埃。

山南山北空闻雷,青秧欲槁吁可哀。

(0)

雪晴行益昌道中颇有春意

杜陵雁下岁将残,疋马西游雪拥关。

憔悴敢忘双阙路,淹迟遍看两川山。

春回柳眼梅须里,愁在鞭丝帽影间。

安得黄金成大药,为人千载驻颓颜。

(0)

送客至望云门外

冬温频作雨,晨冷顿催晴。

嫩日满江驿,淡烟笼郡城。

忧民怀凛凛,谋己耻营营。

投檄真须决,邻翁约耦耕。

(0)

客舍对梅

野迥林寒一水傍,密如疏蕊正商量。

半霜半雪相仍白,无蝶无蜂自在香。

月过晓窗移影瘦,风传残角引声长。

还怜客路龙山下,未折一枝先断肠。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