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兴二首·其一》
《感兴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少小遇丧乱,妄意忧元元。

忍饥卧空山,著书十万言。

贼亮负函贷,江北烟尘昏。

奏记本兵府,大事得具论。

请治故臣罪,深绝衰乱根。

言疏卒见弃,袂有血泪痕。

尔来十五年,残虏尚游魂。

遗民沦左衽,何由雪烦冤。

我发日益白,病骸宁久存。

常恐先狗马,不见清中原。

(0)
注释
丧乱:战乱、动乱。
元元:百姓、民众。
忍饥:忍受饥饿。
著书:撰写书籍。
贼亮:可能指敌人或叛逆者。
江北:长江以北地区。
奏记:上奏文书。
故臣:过去的臣子,可能指被指责的人。
衰乱根:混乱的根本原因。
袂:衣袖。
左衽:古代少数民族的服装,这里指异族统治。
烦冤:深重的冤屈。
狗马:古人自谦的说法,指自己。
清中原:清平的中原地区,指恢复和平的国家领土。
翻译
少年时期遭遇战乱,胡乱忧虑黎民百姓。
忍着饥饿躺在空山,写下十万字的著作。
贼亮背负着书信借贷,江北笼罩在战火烟尘中。
向兵府上奏文书,详述重大事务。
请求惩治旧臣之罪,彻底斩断混乱的根源。
直言进谏却被抛弃,衣袖上沾满血泪。
至今已有十五年,残敌仍像游魂般漂泊。
沦陷区的人民生活在异族统治下,如何洗雪沉冤。
我的头发日益斑白,病弱的身体还能留存多久。
常常担心自己先于犬马离世,未能亲眼见到清平的中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感兴二首(其一)》,表达了他对国家动荡时期人民疾苦的深深忧虑和个人壮志未酬的悲愤。诗中,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遭遇战乱,曾试图以著书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希望为国家治理提出建议,如请求严惩叛逆,根绝动乱。然而,他的忠言并未被采纳,反而遭到排斥,心中充满无奈和哀伤。

十五年来,战乱仍未平息,诗人痛心于沦陷区的百姓仍在受苦,而自己年华老去,身体衰弱,担心无法亲眼见到国家的统一。他以“常恐先狗马,不见清中原”表达了对未能亲眼目睹国家清明的深深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送孟君复信州总管

君侯弱冠已专城,未许甘终浪得名。

五马人生真足贵,一毫宠辱不须惊。

暮云去作江东梦,秋雨无忘蓟北情。

歌罢风前折杨柳,离觞那忍为君倾。

(0)

题先天观

对此山水咏,使人尘虑销。

况兹构真馆,燕坐远烦嚣。

青林荫户牖,素云冠山椒。

松风和涧泉,杂佩响琼瑶。

焚香玉女降,长斋百灵朝。

仙道本不远,清都亦非遥。

自嗟衰莫年,颇费猿鹤招。

安得生羽翰,从子以消摇。

(0)

咏怀六首·其四

苍天高无极,大川广且深。

下有沉潜鱼,上有冥飞禽。

先民莫不逸,我独怀苦心。

抒情作好歌,歌竟意难任。

(0)

耿先生

前朝天子方服丹,后宫太后飞入山。

飞入山,从道士。如何耿先生,亦复善生子。

君不见,长身玉貌殊可怜,卖药市上求青钱。

(0)

于蔿于

纵不识颜太师,不可不识元紫芝。

纵不识段忠烈,不可不识道州结。

君不见,君家讽颂何纡徐,十篇猗圩沮一曲,于蔿于。

(0)

檐铃声

铃解语,嘲君王。三郎郎当,郎当三郎。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