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嘲剔牙杖》
《嘲剔牙杖》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甘苦全无与,平生薄自居。

齿牙虽得利,骨肉渐应疏。

(0)
鉴赏

这首诗《嘲剔牙杖》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对剔牙杖这一日常用品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甘苦全无与,平生薄自居。”这两句诗开篇即以剔牙杖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淡泊名利、不求富贵的态度。剔牙杖作为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通且实用的物品,其本身并无甘甜亦无苦涩,象征着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超然和对物质追求的淡漠。诗人认为,人的一生应当像剔牙杖一样,不贪图过多的物质享受,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齿牙虽得利,骨肉渐应疏。”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变得精明算计,这就像剔牙杖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伤害到牙齿一样,最终导致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系疏远。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比喻,警示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与亲人的感情交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隔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剔牙杖为载体,寓言式的表达方式,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人际关系以及物质追求的独到见解。通过对比剔牙杖的实用与可能带来的伤害,诗人呼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淡泊的心,珍惜与家人朋友的关系,避免因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而疏远了亲情与友情。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冬至遇雪题明因寺僧房·其一

宦学差池已倦游,一犁真欲老西畴。

天公为作丰年信,更喜将军入蔡州。

(0)

再用送昭远诗韵寄昭远昆仲

六经学不传,谁能寻坠绪。

君家有师承,不数虫鱼注。

公子韦氏门,粲若五星聚。

胸中容万顷,一一黄叔度。

人情悦纷华,世路争驰骛。

取乐须臾间,转首已失据。

余生末俗中,蚤幸识夷路。

折桂从乃翁,频年麾不去。

冉有岂辞仆,樊迟亦能御。

雍容荆渚间,夫子步亦步。

初从言下入,筌蹄索鱼兔。

终遂义中行,良乐驱骐絷。

有时坐终夕,收视息浮虑。

了了不可言,明明有佳处。

别来能几时,心月翳云雾。

诸郎幸不远,寄语多予悟。

坐为尘事撄,空咏别知赋。

遥想玉华游,春梦如飞絮。

(0)

记夜

残暑薰炙人,安梦不得长。

忽蒙千里风,慰此六尺床。

高梧舞清影,上悬明月光。

初知枕簟稳,未厌尘土忙。

中宵有臭虫,其大如蛣蜣。

排闼触屏帐,怒欲凌空翔。

熟视不得名,但见两翼张。

本草所不载,尔雅所未详。

夏虫盛百族,此物尤猖狂。

东窗不得睡,幸无疾病妨。

惜哉有知物,点污此微凉。

人生要更事,美恶无不尝。

悉除粪壤念,顿悟服食方。

去为千丈松,凛然冲雪霜。

慎勿学瓜瓠,置身篱落傍。

(0)

胡已茂端明同年挽词·其二

道德文恭并,才猷修简亲。

中庸汉伯始,清献晋平春。

望袭高华胄,身终侍从臣。

不谐三老约,华屋穗帷新。

(0)

送提刑刘峤解印还朝二首·其一

赠君吉水麝煤之玄玉,毗陵兔颖之毛锥。

玄玉磨研胜点漆,毛锥挥洒如印泥。

增光缠龙之大字,焕发吐凤之英词。

玉旒光边借前箸,便好再勒中兴碑。

(0)

夜饮二首·其一

大木千章难近用,朱弦三叹有遗音。

微言欲扣会心处,浊酒不妨随意斟。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