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向淮阳承主恩,予亦扁舟归故园。
金陵花月何曾见,杀气西街白下门。
君向淮阳承主恩,予亦扁舟归故园。
金陵花月何曾见,杀气西街白下门。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荅徐汀洲(其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境。首句“君向淮阳承主恩”暗示了友人徐汀洲可能在朝廷任职,接受皇恩;而“予亦扁舟归故园”则透露出诗人自己选择回归故乡的决定,以扁舟为交通工具,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接下来两句“金陵花月何曾见,杀气西街白下门”,诗人通过对比,想象自己未曾有机会在繁华的金陵(南京)欣赏过花好月圆的美景,取而代之的是对西街白下门(南京旧称,此处可能暗指战乱或历史的沧桑)所感受到的肃杀之气。这两句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也寄托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展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结茅同楚客,卜筑汉江边。
日落数归鸟,夜深闻扣舷。
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厨烟。
调笑提筐妇,春来蚕几眠。
塞鸿声声飞不住,终日南征向何处。
大漠穷阴多冱寒,分飞不得长怀安。
春去秋来年岁疾,湖南蓟北关山难。
寒飞万里胡天雪,夜度千门汉家月。
去住应多两地情,东西动作经年别。
南州风土复何如,春雁归时早寄书。
晓月映宫树,秋光起天津。
凉风稍动叶,宿露未生尘。
星气尚芳丽,旷望感心神。
挥毫成逸韵,开閤迟来宾。
摆去将相印,渐为逍遥身。
如招后房宴,却要白头人。
退朝还公府,骑吹息繁阴。
吏散秋庭寂,乌啼烟树深。
威生奉白简,道胜外华簪。
风物清远目,功名怀寸阴。
云衢念前侣,綵翰写冲襟。
凉菊照幽径,败荷攒碧浔。
感时江海思,报国松筠心。
空愧寿陵步,芳尘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