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茅同楚客,卜筑汉江边。
日落数归鸟,夜深闻扣舷。
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厨烟。
调笑提筐妇,春来蚕几眠。
结茅同楚客,卜筑汉江边。
日落数归鸟,夜深闻扣舷。
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厨烟。
调笑提筐妇,春来蚕几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图景。开篇“结茅同楚客,卜筑汉江边”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南方的朋友共同在汉水之滨定居的愿望,通过“结茅”和“卜筑”两个动作,展现出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
接着,“日落数归鸟,夜深闻扣舷”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汉江边的静谧生活。白天时,数着归巢的鸟儿,夜晚则是偶尔传来的船只撞击岸边的声音,这些细节都营造出一种超脱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
“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厨烟”两句,通过对水边柳树和远山青翠色彩的描绘,以及厨房中升腾的炊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宁静而又温馨的生活状态。
最后,“调笑提筐妇,春来蚕几眠”两句,则是对田园生活中的一幕:诗人与提着筐子的妇女相互调笑,这可能是在讨论养蚕的事宜,而“春来蚕几眠”则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
整首诗通过对汉江边上一处庄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刻体悟。
延陵采地荒榛棘,延陵遗庙成瓦砾。
延陵野老归吊古,独立斜阳长太息。
尘埃野马纷满眼,城郭人民总非昔。
共惟泰伯吴鼻祖,三让高风冠千古。
周衰列国俱战争,卓尔云仍踵遐武。
去国躬耕江上田,曰附子臧非浪语。
天伦义重情所钟,屹立狂澜见孤柱,此义孰可比采薇?
西山孤竹子,此情知者谁,获麟老笔十字碑。
德音寥寥二千载,陵谷几番经变改。
江南近代淫祠多,梁公不作可奈何。
于乎祠堂之毁还可屋,礼让风衰较难复。
汉家兄弟歌布粟,唐家兄弟相屠戮。
何当大化一转毂,于变浇漓作醇俗,九州八荒春穆穆。
泰伯延陵断弦续,芳也未死当刮目。
《兵后过季子祠》【元·谢应芳】延陵采地荒榛棘,延陵遗庙成瓦砾。延陵野老归吊古,独立斜阳长太息。尘埃野马纷满眼,城郭人民总非昔。共惟泰伯吴鼻祖,三让高风冠千古。周衰列国俱战争,卓尔云仍踵遐武。去国躬耕江上田,曰附子臧非浪语。天伦义重情所钟,屹立狂澜见孤柱,此义孰可比采薇?西山孤竹子,此情知者谁,获麟老笔十字碑。德音寥寥二千载,陵谷几番经变改。江南近代淫祠多,梁公不作可奈何。于乎祠堂之毁还可屋,礼让风衰较难复。汉家兄弟歌布粟,唐家兄弟相屠戮。何当大化一转毂,于变浇漓作醇俗,九州八荒春穆穆。泰伯延陵断弦续,芳也未死当刮目。
https://shici.929r.com/shici/j24VgN.html
忆昔送别黄花秋,乌纱破帽霜满头。
别来作诗屡问讯,梦中载酒时遨游。
兵戈同历十二载,鸺鹠夜啼云霭霭。
全家老稚幸逃生,又阅桑田变沧海。
启荣之乐今有馀,勿谓比荣年不如。
岘山一望三太息,襄阳耆旧晨星疏。
轻阴翳高屋,夕阳在遥山。
空濛乱紫翠,变化顷刻间。
凭虚一以眺,众景何斑斑。
甍栋散高下,冈峦如断环。
孤樯出窗暧,飞鸟时去还。
客佳饮逾多,感此良会艰。
眷言名利徒,谁能同此閒。
势集易傲俗,有求多俯颜。
悦己嫉来式,违时伤废班。
百年一丘墟,劳生共尘寰。
愿与王子乔,骑凤相追攀。
今日天气暖,已似三月春。
经冬雨雪少,风起辄生尘。
道人幽行倦,树下一正巾。
流水见两鬓,一笑叹我身。
日光堕木叶,满沼黄金鳞。
白云行其间,游鯈动奫沦。
偶然景与遇,亦足适吾真。
人生会心处,何必穷其滨。
芸芸黄埃中,勿语行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