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劫千生到此生,此生身始觉飞轻。
抛家别国云山外,炼魄全魂日月精。
比见至人论九鼎,欲穷大药访三清。
如今获遇真仙面,紫府仙扉得姓名。
万劫千生到此生,此生身始觉飞轻。
抛家别国云山外,炼魄全魂日月精。
比见至人论九鼎,欲穷大药访三清。
如今获遇真仙面,紫府仙扉得姓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题目为《献郑思远施真人二仙》。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给道士的赞美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炼成仙理念的向往和敬仰。
首句“万劫千生到此生,此生身始觉飞轻”描述了通过无数次轮回转世,终于在这一次生命中体验到了身体的轻盈,这可能是指通过道家修炼达到某种精神或肉体的解脱。
接着“抛家别国云山外,炼魄全魂日月精”表达了诗人对道士远离尘世,深居简出,在云山之中进行灵魂和肉体炼练,以达到与日月同精的境界。
第三句“比见至人论九鼎,欲穷大药访三清”中的“至人”指的是修炼到最高境界的人,他们能够洞悉天地万物之理。诗人希望能像他们一样深入探索道家的大药,以达到“三清”的层次,即道教中最高的三个仙界。
最后,“如今获遇真仙面,紫府仙扉得姓名”表达了诗人有幸遇到一位真正的仙人,并且能够进入仙人的宫殿,得知仙人的名姓,这是对仙境的一种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充分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理解和崇拜,以及他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至高境界的深切愿望。
方水玉含辉,圆泽珠沉照。
至宝恒秘藏,曾不事炫耀。
大矣造化工,混沦无窾窍。
秋至月华鲜,凭轩展清眺。
百虑静中息,默默观玄妙。
内外既两忘,万应神不掉。
真乐岂外假,神理匪言笑。
膏灼兰自薰,所以龚生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