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高无极,大川广且深。
下有沉潜鱼,上有冥飞禽。
先民莫不逸,我独怀苦心。
抒情作好歌,歌竟意难任。
苍天高无极,大川广且深。
下有沉潜鱼,上有冥飞禽。
先民莫不逸,我独怀苦心。
抒情作好歌,歌竟意难任。
这首诗《咏怀六首(其四)》由元代诗人赵孟頫所作,通过描绘天地间万物的自由与诗人内心的束缚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内心的苦闷。
首句“苍天高无极,大川广且深”以自然界的壮阔景象起笔,苍天高远无边际,大河宽广深邃,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浩瀚。接下来“下有沉潜鱼,上有冥飞禽”则描绘了鱼儿在水底悠游,飞鸟在天空翱翔的自由自在之景。这两句通过鱼与鸟的活动,与上文的自然景观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自由与活力。
然而,诗人紧接着写道“先民莫不逸,我独怀苦心”,将视角转向人类社会,指出先辈们或许都曾享受过自由与快乐,而自己却深感内心苦闷。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也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抒情作好歌,歌竟意难任”表达了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抒发情感,但即便如此,心中的愁绪与苦闷仍然难以完全释放。这句诗既是对诗歌艺术的肯定,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复杂情感的深刻揭示。
综上所述,《咏怀六首(其四)》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以及面对内心苦闷时的复杂心情,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云水阔。斜阳满江树,乱红凄切。
归鸦噪晚,寒林飘叶。
负手西风独立,对芦花、十顷如雪。忆初别。
玉箫幽恨,断肠难说。病起恹恹娇怯。
叹天涯、青禽渐缺。绣幕灯初,银屏雨后,吟怀都歇。
海国秋来霜讯早,闲过茱萸时节。风铃咽。
摇碎檐前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