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解语,嘲君王。三郎郎当,郎当三郎。
- 鉴赏
这首《檐铃声》由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以“檐铃声”为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檐铃的声音描绘得生动有趣。
“铃解语,嘲君王。”开篇即以“铃解语”这一奇特想象,赋予檐铃以生命,仿佛它能理解君王的心思,甚至对其发出嘲讽。这种拟人的手法,既展现了檐铃声音的灵动,也暗含了对君王行为的讽刺。
“三郎郎当,郎当三郎。”接着,诗人通过重复“郎当”二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檐铃清脆悦耳的声响,还巧妙地将“郎当”与“三郎”联系起来,形成一种韵律感和节奏美。这里,“三郎”可能寓指君王的多次行为或决策,而“郎当”则代表了檐铃对这些行为的回应,既有对君王的模仿,也有对君王行为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将檐铃的声音与君王的行为巧妙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声音,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洪亮吉以独特的艺术视角,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这首小诗别具一格,富有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予秋夜观月得疟疾枕上赋小诗自戏
贪看霜月步亭皋,不觉寒侵范叔袍。
且倚诵诗驱疟鬼,断无人寄碧腴膏。
送元帅移屯太仓
十乘元戎又启行,澄川老稚送倾城。
北风吹转旌旗影,东海欢腾鼓吹声。
桑麦千村无吠犬,波涛万里息奔鲸。
新年凤诏催归觐,殿内金瓯覆姓名。
入杭怀古呈史药房
某丘某水记儿时,陈迹迷茫问不知。
观里看花空有菜,山南种豆落为萁。
林疏想弋逋仙鹤,壁坏应墁坡老诗。
只怪西湖顽面目,浓妆犹自学西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