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亭会》
《亭会》全文
明 / 傅汝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亭子临苍壁,高檐覆草菅。

我来乘白鹿,蹴踏万花间。

赤日避林幄,青芝抱竹关。

飞扬剑歌在,酩酊散秋颜。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亭中聚会场景。诗人以“亭子临苍壁,高檐覆草菅”开篇,巧妙地将亭子置于自然之中,苍壁与高檐相映成趣,草菅覆盖的檐顶更添几分野趣。接着,“我来乘白鹿,蹴踏万花间”,诗人乘坐着白鹿,穿梭于繁花之间,画面充满了浪漫与自由的气息。

“赤日避林幄,青芝抱竹关”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夏日午后,阳光被茂密的树林遮挡,形成一片清凉的绿荫;而青色的芝草环绕着翠竹,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样的环境,为聚会增添了几分静谧与雅致。

最后,“飞扬剑歌在,酩酊散秋颜”,诗人通过飞扬的剑歌和酩酊的状态,展现了聚会的热烈与豪放。飞扬的剑歌象征着激情与活力,而酩酊则暗示了聚会的畅饮与欢愉,最终使得参与者的面容都洋溢着秋天般的成熟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亭中聚会的场景,还巧妙地融入了季节、自然与情感的变化,展现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作者介绍

傅汝舟
朝代:明   字:远度   号:磊老   籍贯: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生辰:1476~1557年

傅汝舟(1476~1557年),初名舟,字远度,又字木虚,号磊老、丁戊山人等,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
猜你喜欢

宣公桥踏月夜归

夜寒星寥寥,霜华如大雪。

何处醉归人,踏碎满桥月。

(0)

虎刺

油碧层层剪绿沉,幽岩高下自成林。

银花护刺蜂房远,怪石眠苔虎迹深。

低缀赤瑛悬百子,长流苍雪盖重阴。

烦君位置倪迂画,小景参差著短岑。

(0)

它山歌

它山堰,堰在四明之鄞县。

一条水出四明山,昼夜长流如白练。

连接大江通海水,咸潮直到深潭里。

淡水虽多无计停,半邑人民田种费。

大和中有王侯令,清优为官立民政。

昨因祈祷入山行,识得水源知利病。

棹舟直到溪岩畔,极目江山波澜漫。

略呼父老问来由,便设机谋造其堰。

迭石横铺两山嘴,截断咸潮积溪水。

灌溉民田万顷馀,此谓齐天功不毁。

民间日用自不知,年年丰稔因阿谁。

山边却立它神庙,不为长官兴一祠。

本是长官治此水,却将饮食祭閒鬼。

时人若解感此恩,年年祭拜王元炜。

(0)

五位君臣颂·其五

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

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

(0)

花岩寺松潭

山下花岩会,松间水积深。

晚荷交乱影,疏竹引轻阴。

云散千岩暮,风生万木吟。

循涯通妙理,步胜获幽寻。

望鸟知无迹,看猿欲学心。

浮荣指西景,微尚寄东岑。

待月开山合,闻钟出石林。

波文摇翠壁,蝉响续幽琴。

永日陪霜简,通宵听梵音。

机閒任情性,道胜等浮沉。

赏异方终古,佳游几度今。

自然轻执简,宁敢忘抽簪。

过见心皆妄,驱驰力未任。

从来谢公意,山水爱登临。

(0)

冬日

野人曝背向墙隈,时饮茅柴酒两杯。

满阶落叶浑不扫,拄杖去寻江上梅。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