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近扶桑海日腾,千峰晓翠罨崚嶒。
崇高每廑因时惕,那更云山著意登。
地近扶桑海日腾,千峰晓翠罨崚嶒。
崇高每廑因时惕,那更云山著意登。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地近扶桑海日腾”,以“扶桑”象征东方日出之地,形象地展现了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的壮丽景象,寓意着新生与希望。接着,“千峰晓翠罨崚嶒”描绘了清晨时分,群山在晨光中呈现出一片翠绿,层峦叠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崇高每廑因时惕”,这一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最后,“那更云山著意登”,则可能是诗人对登山行为的反思,或许是在说,面对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色,无需刻意去征服或探索,只需静静地欣赏和感受其美好即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生活的哲思,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关系的独特感悟。
渊明事独往,谋酒不谋国。
引壶自酌罢,高卧幽窗北。
孤松供盘桓,五柳伴幽寂。
时赴中道邀,未觉体小剧。
八旬弃县令,忻若重负释。
安石登冶城,清谈工剖击。
竹林事游燕,百金费群客。
丝竹聊写情,副此杯铛癖。
岁晚白鸡梦,颓龄天不惜。
二士俱好饮,世运属艰棘。
身今扫閒轩,红蕖荫鲂鲫。
远挹环峰秀,下临湍水激。
得酒且尽欢,何人寿金石。
不如更添烛,夜漏淹晷刻。
醺酣便逃禅,酩酊非阏适。
从教醉谬误,黎明不能忆。
剑不用置履,柏非可为舟。
古来倜傥士,渠肯甘凡流。
君材早迈往,华问驰交游。
高文笔如扫,隽辨舌不留。
白黑自了了,皮里藏阳秋。
拥卷得渊旨,奋辞祛缪悠。
身虽不求人,政自人所求。
恢恢有馀刃,所见无全牛。
亨衢恐不免,位遇岂足忧。
初官三语掾,审克裨藩侯。
退公丰暇裕,问学日益羞。
行为孔独诵,端以贾长头。
嗟余过立境,没没谢蕴修。
广文一饭足,其他非所谋。
胜境定时访,良书亦可收。
但恐与君别,无复往朋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