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长江、浩无今古,悠悠经几流景。
桥家松竹知何在,寂历丹枫如锦。行阵整。
想斗舰连艘,谈笑烟灰冷。寒光万顷。
算只有当年,暮天霜月,惨澹照山影。
元戎队,画角梅花缓引。楼船飞渡波稳。
中流击楫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应暗省。
使万里尘清,谁逊周公瑾。勋名不泯。
看阳蛰潜开,老龙挟雨,渊睡为民醒。
渺长江、浩无今古,悠悠经几流景。
桥家松竹知何在,寂历丹枫如锦。行阵整。
想斗舰连艘,谈笑烟灰冷。寒光万顷。
算只有当年,暮天霜月,惨澹照山影。
元戎队,画角梅花缓引。楼船飞渡波稳。
中流击楫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应暗省。
使万里尘清,谁逊周公瑾。勋名不泯。
看阳蛰潜开,老龙挟雨,渊睡为民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长江风光画卷,诗人以深邃的笔触勾勒出江水浩瀚、历史悠久的气势。起首“渺长江、浩无今古”便是对长江不尽的赞美,显示了诗人对这条河流深厚的情感。
“桥家松竹知何在,寂历丹枫如锦”一句中,诗人通过对桥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一种静谧与美好的情怀。这里的“桥家”二字暗示了一个特定的地点,而“松竹”、“丹枫”的提及,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生动的画面。
接下来的“行阵整。想斗舰连艘,谈笑烟灰冷”一段,诗人以军事行动的严肃和紧张气氛,反衬出战争过后的平静与冷淡。这不仅是对战乱生活的回忆,也是对历史变迁的一种深刻感受。
“寒光万顷。算只有当年,暮天霜月,惨澹照山影”一句,诗人通过对寒光的描写,以及对往昔岁月的追思,表达了一种淡远的情怀。这里的“寒光”与“霜月”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意境,而“山影”的提及,又增添了画面之中的一份宁静。
下文“元戎队,画角梅花缓引。楼船飞渡波稳”一段,诗人继续展现了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对景物的细腻感受。这里的“元戎队”、“画角梅花”都是高超画技的展示,而“楼船飞渡波稳”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画中,体验那种平稳而又快速的行进。
“中流击楫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应暗省”一句,是诗人对自己初衷的一种回忆与反思。“中流击楫”意味着在事业或生活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此去君王高枕”则是一种对未来抱负的展望。
最后,“使万里尘清,谁逊周公瑾。勋名不泯”一段,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天下太平、功业长存的愿景。“万里尘清”是对和平环境的一种美好憧憬,而“勋名不泯”则是对个人功绩不朽的一种期待。
整首诗以其深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艺术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