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遇小雨》
《行遇小雨》全文
宋 / 冯时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小雨暗两岸,孤舟撑一篙。

清同寒鹭迥,愁与暝云高。

已判乱波色,时饶点鬓毛。

三农有重赋,为汝喜如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íngxiǎo
sòng / féngshíxíng

xiǎoànliǎngànzhōuchēnggāo

qīngtónghánjiǒngchóumíngyúngāo

pànluànshíráodiǎnbìnmáo

sānnóngyǒuzhòngwèigāo

翻译
细雨悄悄润湿两岸,我独自划着小舟前行。
清澈如寒鹭的清冷,我的忧愁比暮色还要高。
眼前波涛纷乱,不时打湿我的鬓发。
农民们承受着重税,但想到能因你(指小舟)而感到一丝欣慰。
注释
小雨:形容雨势细微。
两岸:江河的两边。
孤舟:单独的小船。
撑:划船。
一篙:一根竹竿,用于撑船。
清:清澈。
寒鹭:一种体态清瘦的水鸟。
迥:迥异,不同。
愁:忧愁。
暝云:傍晚的乌云。
判:看破,分辨。
乱波色:动荡不安的水面颜色。
点鬓毛:打湿头发。
三农:泛指农业,古代中国分为春、夏、秋三个农忙季节。
重赋:繁重的赋税。
喜如膏:喜悦如同膏油,形容极度的欣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日小雨景象。诗人通过“小雨暗两岸,孤舟撑一篙”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有些许寂寞的画面,小雨浸湿了河岸,一只孤独的小船在水中缓慢地移动,用篙划破水面的平静。接着,“清同寒鹭迥,愁与暝云高”则将这种宁静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诗人的心情似乎也随着那清冷的空气和远处的鹭一起升腾,与晚霞下的高云共存,显得有些忧郁。

“已判乱波色,时饶点鬓毛”中,“乱波色”指的是水面的波纹,这里用“已判”意味着诗人已经洞察了这种自然现象的变化,而“时饶点鬓毛”则是说在这样的静谧氛围中,偶尔有几滴雨珠落在头发上,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一抹生动之笔。

最后,“三农有重赋,为汝喜如膏”表达了诗人对农业税收政策的关注和同情。这里的“三农”指的是农民,而“重赋”则是沉重的赋税。诗人通过“为汝喜如膏”来表达,如果能减轻这些税负,人民将会像对待珍贵的膏药一样感到喜悦。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反映出他对于社会现实的关心和深刻的观察。

作者介绍

冯时行
朝代:宋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猜你喜欢

瞻须菩提颂

须菩提,貌古奇,说空法,法不离。信不及,又怀疑。

信得及,复何之。倚筇杖,视东西。

(0)

兵要望江南·其十三占星第十三

占星宿,伏现在西东。

星若近南南必胜,忽然近北北宜攻,专祖此为宗。

(0)

送吴进士峦归江南

自识君来几度别,此回相别恨重重。

干戈到处方多事,诗酒何时得再逢。

远树参差江畔路,寒云零落马前峰。

行行遇景传新作,莫学嵇康尽放慵。

(0)

送人

半夜长安雨,灯前越客心。

(0)

回波乐·其九十三

吾头何谓自,子孙满堂宅。

吾今与纪年,尽被时催迫。

要须在前去,前客避后客。

于时未与死,眼看天地窄。

(0)

回波乐·其二十五

人生一世里,能得几时活?

回己审思量,何忍相劫夺。

自命惜求死,煞他不记活。

布施觅声名,不肯救饥渴。

口道愿生天,不免地狱撮。

礼佛至顶尽,终归被怆割。

一往陷三涂,穷劫不得脱。

寄语世间人,可可浪誇阔。

各愿寻其本,努力弃劫末。

回心一念顷,万事即解脱。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