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逐京师车马尘,乞为林下水边人。
江湖入梦归心壮,道路生辉使节新。
岂弟宜民推善政,清閒无讼称天真。
如闻此府多迁擢,剩醉西湖烂漫春。
厌逐京师车马尘,乞为林下水边人。
江湖入梦归心壮,道路生辉使节新。
岂弟宜民推善政,清閒无讼称天真。
如闻此府多迁擢,剩醉西湖烂漫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担任官职、施行善政的期望和赞美。诗中“厌逐京师车马尘,乞为林下水边人”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都市生活的厌倦,并渴望成为一个隐居在自然中的平凡之人。这反映出古代文人常有的思想情结,即对功名利禄的淡然,以及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接着“江湖入梦归心壮,道路生辉使节新”则是诗人对于友人的祝愿,希望他的官途顺遂,政绩显著,能够得到朝廷的赏识。这里的“江湖入梦”暗示了对美好未来的一种憧憬,而“道路生辉”、“使节新”则直接表达了对友人仕途中光明前景的期待。
第三句“岂弟宜民推善政,清閒无讼称天真”进一步肯定了朋友施政的美德。诗人认为朋友的为政应当是仁慈的,以此来惠及百姓,而不应该有任何的争讼,这种评价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官员形象的向往,即一个清廉、善良、公正的治世者。
最后两句“如闻此府多迁擢,剩醉西湖烂漫春”则是对朋友仕途升迁的再次祝福,以及诗人自身对于自然美景的享受。这里的“剩醉西湖”可能是指诗人在西湖畔饮酒至醉,感受着春天的美好,而非真正的酒醉。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政治理想,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大夫之间的情谊与互相鼓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