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吹月忆危巢,清夜梳翎雪堕坳。
仙客不知犹是画,每听长唳向松梢。
海风吹月忆危巢,清夜梳翎雪堕坳。
仙客不知犹是画,每听长唳向松梢。
此诗描绘了一幅孤鹤独立于月色之下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孤鹤在海风中飞翔的情景,以及其在夜晚梳理羽毛的姿态。诗中“海风吹月忆危巢”一句,既勾勒出孤鹤翱翔于广阔海洋之上,又暗示了其对栖息之所的深深怀念。接着,“清夜梳翎雪堕坳”则进一步描绘了孤鹤在宁静夜晚梳理羽毛的场景,以“雪堕坳”形象地表现了羽毛轻盈飘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纯净的氛围。
后两句“仙客不知犹是画,每听长唳向松梢”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作的赞叹与思考。诗人似乎在问自己,是否真的能分辨出眼前所见是画还是真实的仙鹤,每当听到那悠长的唳声时,总是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向松梢,仿佛那声音正从遥远的松林深处传来。这两句不仅赞美了画家技艺的高超,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对艺术作品独特魅力的深刻体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孤鹤形象的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与艺术的审美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此情终古难死。
齐眉偕老愿,又谁料、槁砧已矣。
忆结发恩深,泪痕如洗。应无悔。
黄泉碧落,追寻两地。日暮。
啼煞杜鹃,早芳魂一缕,随即归去。
璇闺完大节,女贞花、留芬彤史。坤维正气。
似古井澄清,波澜不起。歌楚些。
冢间松柏,定生连理。
意绪恹恹,无可奈、昼长人困。
镇日里、春阴黯澹,空庭悄静。
嫩绿如茵铺鲜砌,落红成阵迷芳径。
知连朝、细雨酿春寒。清明近。花易谢,春将尽。
人易老,时偏迅。惹闲情万种,工愁善病。
人面东风空结想,年华流水都成恨。
古今来、薄命属红艳,真堪信。
嫦娥爱客。怕素月一天,人眷乡国。
何处琼楼玉宇,露华空白。
八荒都入西风里,说良宵、阴晴共色。
蛰虫千足,雄虺九首,去年天窄。渡浩劫,辽空四碧。
又桂香成海,今夕何夕。花好月圆人健,此情谁觅。
悠悠独秀峰头路,泛花潭、先办蓑笠。
所思何限,燕山吴水,旧交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