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零回望故园空,纵入芳菲似梦中。
草接尘沙青不得,云离烟火白无穷。
岂因万马惊归燕,愁向千家数废宫。
寂寂古台南武迹,肯容山褐振春风。
飘零回望故园空,纵入芳菲似梦中。
草接尘沙青不得,云离烟火白无穷。
岂因万马惊归燕,愁向千家数废宫。
寂寂古台南武迹,肯容山褐振春风。
这首《春日登粤王台》描绘了诗人于春日登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故园的思念与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飘零回望故园空,纵入芳菲似梦中”,开篇即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漂泊之感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诗人回首望去,故乡仿佛已成虚无,即使眼前春花烂漫,也如同梦境般不真实,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与怅惘。
颔联“草接尘沙青不得,云离烟火白无穷”,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象。青草与尘沙相连,难以分辨,象征着现实世界的混沌与模糊;而远处的云朵与烟雾交织,一片白茫茫,似乎预示着未来的不可预测与迷茫。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暗含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颈联“岂因万马惊归燕,愁向千家数废宫”,转而表达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诗人以“万马”比喻众多的人群,“归燕”则象征着回归与希望,但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止“千家”的废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世事的沧桑。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历史洪流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
尾联“寂寂古台南武迹,肯容山褐振春风”,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不再的哀叹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微弱期待。古南台上的武迹已寂寂无声,即便是山野间的绿意(山褐)也无法唤醒春风,象征着诗人对现实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悲观情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忧虑,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