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潭连七里潭,下滩船压上滩船。
米滩险急三湾隘,飞渡危崖乱石颠。
五里潭连七里潭,下滩船压上滩船。
米滩险急三湾隘,飞渡危崖乱石颠。
这首诗描绘了从新安江至钱塘江的舟行景象,充满了动态与紧张感。首句“五里潭连七里潭”,以连续的水潭形象地展示了旅途的蜿蜒曲折,暗示了行程的漫长与景色的变换。接着,“下滩船压上滩船”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船只在不同水势中的航行状态,既有力量的对抗,也有技巧的展现,体现了舟行的艰难与壮阔。
“米滩险急三湾隘”,进一步强调了旅途中的险峻与挑战,尤其是“三湾隘”的描述,让人仿佛能看到船只在狭窄弯曲的航道中艰难前行的场景,充满了紧张与刺激。最后,“飞渡危崖乱石颠”一句,将画面推向高潮,不仅描绘了船只在悬崖峭壁间的快速穿越,还通过“乱石颠”这一细节,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视觉冲击力,让人感受到舟行的惊险与壮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舟行过程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展现了明代诗人李流芳对旅途风光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表现力。
遥遥元崇胄,蔼蔼东州守。
留心学校事,遇我在僚友。
蔽空起新堂,鼛鼓百夫走。
枉驾亲视之,丁宁到榱枓。
北风沙眯眼,伫立相与久。
宴我登哦亭,推我居席首。
初尝百花酿,肴蔌无不有。
是日十月中,新霜脱人肘。
醺酣一消铄,和气回物朽。
昔人歌鲁侯,在泮尝饮酒。
我今作此诗,亦以缀厥后。
美哉姚侯政,岂弟民父母。
此诗所不歌,先已载民口。
与君来往半岁馀,三日不见已为疏。
入门褫带不相揖,下马且复休仆夫。
形骸礼数不足问,但论肝鬲之何如。
昨朝万事俱拨置,与子斋中同负炉。
去时苦寒冒风雪,归路清辉踏霜月。
但取樽前笑语欢,岂知门外阴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