芾芾梧桐影,纷纷荆棘墙。
徐看侵铁锁,不比落银床。
物色浑如此,吾生可共伤。
那堪闻玉笛,风力更清商。
芾芾梧桐影,纷纷荆棘墙。
徐看侵铁锁,不比落银床。
物色浑如此,吾生可共伤。
那堪闻玉笛,风力更清商。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的景象,通过梧桐与荆棘的对比,以及铁锁与银床的隐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芾芾梧桐影”,描绘了梧桐树在冬夜中的身影,梧桐树的影子在地面上摇曳,给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感觉。梧桐,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和坚韧,此处可能寓含着诗人对高尚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接着,“纷纷荆棘墙”一句,将视线转向了周围的环境,荆棘丛生的围墙,与梧桐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环境的荒凉与生命的挣扎。荆棘象征着困难与阻碍,同时也寓意着生命力的顽强。
“徐看侵铁锁,不比落银床。”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铁锁象征着束缚与限制,而“不比落银床”则可能是在说,尽管有铁锁的束缚,但仍然有着不同于寻常的美丽或价值,这里蕴含着对自由与梦想的渴望。
“物色浑如此,吾生可共伤。”诗人感叹于眼前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悲伤与无奈,这不仅是对外在环境的感慨,也是对生命状态的一种反思。
最后,“那堪闻玉笛,风力更清商。”在这样的夜晚,听到玉笛的声音,更是让人心生悲凉。玉笛之声清脆悦耳,但在寒冷的冬夜中,却显得格外凄冷,仿佛是心灵深处最脆弱部分的触动。这里的“清商”可能指的是音乐的调式,也可能是季节的变换,总之,它加重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冬夜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由、梦想以及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朝发望岳门,午憩雪霁堂。
脱鞅暂安豫,临轩盼高冈。
岩云肤寸合,冻雨散微凉。
飞帘东北来,沙砾起飞扬。
万窍尽怒号,五峰若趋跄。
诘朝登祝融,天路阻且长。
仆夫窃偶语,何如朱与张。
皇昊杳无心,造化浩茫茫。
阴阳互迁变,倏忽自难量。
太和值雾雨,晓日升扶桑。
今兹傥不然,孰敢问彼苍。
达人贵大观,委运固其常。
张生雅抱奈尔尘世何,走笔驱此一段太古之嵯峨。
辟开天地不可纪,杳绝人寰知几多。
青壁崭岩以直上,幽谷窈窕而莫窥。
云澹澹兮空寂,气苍苍而陆离。
隐乎清飔浙沥于穷壑,蔼兮幽芬逸泛于危巇。
林莽凄旷,悄乎无人。一鸟不鸣,暗泉磷磷。
苔老麋鹿迹,烟涵草树春。
巢由秘高踪,车马违惊尘。
中有金仙之宝刹,浮图隐隐重霄拔。
高僧姓字不可闻,钟磬沈沈隔断云。
閒情独抚悲氤氲,一生肠断在人群。
我忖张子怀,景中情亦偕。
龙钟老夷门,霞想终难谐。
聊复快写幽旷心,使我亦得展慰挥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