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山残雨夜,空送泪、下西楼。
正五月江城,一声风笛,为我先秋。知不。
十年词赋,渐狂名换了雪盈头。
同调天涯几辈,独弦漫制新愁。南游。湖海盟鸥。
花影外、梦相酬。叹昨夜歌尊,今宵吟袖,明日归舟。
休休。旧题尘壁,过吴亭怕有断魂留。
剩取残衫恨墨,酒边清事都收。
乱山残雨夜,空送泪、下西楼。
正五月江城,一声风笛,为我先秋。知不。
十年词赋,渐狂名换了雪盈头。
同调天涯几辈,独弦漫制新愁。南游。湖海盟鸥。
花影外、梦相酬。叹昨夜歌尊,今宵吟袖,明日归舟。
休休。旧题尘壁,过吴亭怕有断魂留。
剩取残衫恨墨,酒边清事都收。
这首《木兰花慢》由清代诗人郑文焯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乱山残雨之夜,面对西楼的离愁别绪,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乱山残雨夜”,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山峦在雨中显得杂乱无章,夜晚的寂静更添了几分孤寂。接下来“空送泪、下西楼”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状态——泪水在无人见证的情况下悄然滑落,表达了深深的离愁与哀伤。
接着,诗人通过“正五月江城,一声风笛,为我先秋”这一句,将时间与空间巧妙结合,五月的江城,风笛声起,似乎预示着秋天的到来,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引发人们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知不。十年词赋,渐狂名换了雪盈头。”这一句,诗人回顾过去十年的创作生涯,从“狂名”到“雪盈头”,形象地描绘了从青壮年时期的激情与名声,到年华老去的沧桑变化,蕴含着对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同调天涯几辈,独弦漫制新愁。”诗人感叹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在天涯海角寥寥无几,只能独自弹奏心曲,抒发新的忧愁。这一句既是对友情的怀念,也是对孤独感的表达。
“南游。湖海盟鸥。花影外、梦相酬。”诗人回忆起南游时与鸥鸟结盟的情景,以及在花影之外的梦境中与友人的相聚,展现了对自由与友谊的向往。
“叹昨夜歌尊,今宵吟袖,明日归舟。”诗人感叹昨晚的欢聚,今夜的吟诵,明日的离别,表达了对相聚不易、离别不可避免的感慨。
最后,“休休。旧题尘壁,过吴亭怕有断魂留。”诗人劝慰自己,过去的题字已成尘埃,经过吴亭时恐怕会勾起往日的思念与哀愁。这一句既是对往事的留恋,也是对未来可能遭遇的离愁的预感。
“剩取残衫恨墨,酒边清事都收。”诗人以“残衫恨墨”形容自己的衣衫上残留的忧愁与遗憾,以及在饮酒时所思所想的清静之事,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珍藏与回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记忆的珍惜与怀念。
记相逢、少年疏俊,酒楼同载鹦榼。
擘笺笑赌旗亭句,豪气一时难压。
烧绛蜡,只少个、兜娘筝语弹银甲。琴尊趣洽。
自听雨枫桥,停云荔浦,萍迹几离合。
鲈乡去,飘渺红亭白塔。烟波如汎清霅。
樊川渐老风情减,惟有鬓丝禅榻。
歌互荅,问可胜、长安侧帽花枝插。江鸥倦狎。
定梦到西湖,山家茶熟,十里翠阴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