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秋风感不禁,最无定局是晴阴。
愧非大海回澜手,犹有闲云出岫心。
闻事每惊当世混,读书且喜住山深。
寰中碌碌谁知己,抱膝聊为梁父吟。
容易秋风感不禁,最无定局是晴阴。
愧非大海回澜手,犹有闲云出岫心。
闻事每惊当世混,读书且喜住山深。
寰中碌碌谁知己,抱膝聊为梁父吟。
这首清代诗人王松的《书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迁和内心世界的感慨。首句“容易秋风感不禁”,以秋风喻世事易变,感叹人事无常,难以自控。次句“最无定局是晴阴”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稳定性,暗示世事如天气,晴雨不定。
第三句“愧非大海回澜手”,诗人自谦并非能扭转乾坤的大才,但仍有“闲云出岫心”,表明他保持着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接下来,“闻事每惊当世混”表达了对社会纷扰的忧虑,而“读书且喜住山深”则透露出诗人选择隐居读书,以求内心的宁静。
尾联“寰中碌碌谁知己,抱膝聊为梁父吟”,诗人感叹在忙碌的世间,知音难觅,只能独自抱膝吟咏,流露出一种孤独与自我安慰的情绪,暗含着对理想人格的坚守和对现实的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独立的人格追求。
银潢耿耿霜棱棱,西轩月色寒如冰。
上人一叩朱丝绳,万籁不起秋光凝。
伏羲归天忽千古,我闻遗音泪如雨。
嗟嗟不及郑卫儿,北里南邻竞歌舞。
竞歌舞,何时休,师襄堂上心悠悠。
击浮金,戛鸣玉,老龙秋啼苍海底,幼猿暮啸寒山曲。
陇头琴瑟咽流泉,洞庭萧萧落寒木。
此声感物何太灵,十二衔珠下仙鹄。
为予再奏南风诗,神人和畅舜无为。
为余试弹广陵散,鬼物悲哀晋方乱。
乃知圣人情虑深,将治四海先治琴。
兴亡哀乐不我遁,坐中可见天下心。
感公遗我正始音,何以报之千黄金。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
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
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
萍韭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
干戈未解身如寄,声色相缠心已醉。
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识人间有真味。
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
地碓舂粳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我老此身无著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