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翠云堂》
《翠云堂》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堂北阴森森,金源双树在。

过雨翠益浓,涛翻青色海。

梧竹不敢鸣,众音之所汇。

我来实九夏,九秋如我待。

旱树多回苏,枝叶曾无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翠云堂周围环境的幽静与生机。前两句“堂北阴森森,金源双树在”,以“阴森森”三字渲染出一种深邃、神秘的氛围,而“金源双树在”则点明了堂前有两棵珍贵的树木,为后续的景物描写奠定了基础。

接着,“过雨翠益浓,涛翻青色海”两句,通过“过雨”这一自然现象,展现了雨水过后树木更加翠绿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青绿色所覆盖,形象地比喻为“青色海”,生动地描绘出了雨后清新、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

“梧竹不敢鸣,众音之所汇”则进一步展示了堂前的宁静与和谐。梧桐和竹子似乎都因为周围的环境而变得沉默,只有各种声音汇聚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最后,“我来实九夏,九秋如我待”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喜爱之情,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他也愿意来到这里,而到了秋天,他仿佛也期待着再次前来。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也暗示了四季更迭中,自然之美与人的感情相融合的美妙体验。

“旱树多回苏,枝叶曾无改”则是对翠云堂周围树木生命力的赞美。即使在干旱的季节,树木也能复苏,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而它们的枝叶形态并未改变,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美丽与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翠云堂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景色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古风·其五十七

羽族禀万化,小大各有依。

周周亦何辜,六翮掩不挥。

愿衔众禽翼,一向黄河飞。

飞者莫我顾,叹息将安归。

(0)

平虏将军妻

平虏将军妇,入门二十年。

君心自有悦,妾宠岂能专。

出解床前帐,行吟道上篇。

古人不唾井,莫忘昔缠绵。

(0)

浣溪沙

枕障熏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0)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徐陈尝并作,枚马亦同时。

各负当朝誉,俱承明主私。

夫君迈前侣,观国骋奇姿。

山似鸣威凤,泉如出宝龟。

才雄子云笔,学广仲舒帷。

紫绶拂三寺,朱门临九逵。

昔我含香日,联尔缙云司。

朝携兰省步,夕退竹林期。

中路一分手,数载来何迟。

求友还相得,群英复在兹。

留台少人务,方驾递寻追。

涉玩怀同赏,沾芳忆共持。

迎宾南涧饮,载妓东城嬉。

春郊绿亩秀,秋涧白云滋。

名画披人物,良书讨滞疑。

兴来光不惜,欢往迹如遗。

岁晏罢行乐,层城间所思。

夜魂灯处厌,朝发镜前衰。

忽枉崔骃什,兼流韦孟词。

曲高弥寡和,主善代为师。

齐戒观华玉,留连叹色丝。

终惭起予者,何足与言诗。

(0)

晦日

晦日嫌春浅,江浦看湔衣。

道傍花欲合,枝上鸟犹稀。

共忆浮桥晚,无人不醉归。

寄书题此日,雁过洛阳飞。

(0)

中秋夜杭州玩月

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

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

历历华星远,霏霏薄晕萦。

影流江不尽,轮曳谷无声。

似镜当楼晓,如珠出浦盈。

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

小槛循环看,长堤蹋阵行。

殷勤未归客,烟水夜来情。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