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嫌春浅,江浦看湔衣。
道傍花欲合,枝上鸟犹稀。
共忆浮桥晚,无人不醉归。
寄书题此日,雁过洛阳飞。
晦日嫌春浅,江浦看湔衣。
道傍花欲合,枝上鸟犹稀。
共忆浮桥晚,无人不醉归。
寄书题此日,雁过洛阳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但却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出发,即“晦日”,即阴沉的天气。这表明诗人对于春天并不完全持赞美态度,而是带有一丝淡淡的忧郁和不满。"嫌春浅"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怅惘。
"江浦看湔衣"一句则展示了古代洗衣人在河边的场景,"湔衣"即洗过后晾干的衣物,这里通过这种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观察细致和对生活情趣的捕捉。
接下来的两句"道傍花欲合,枝上鸟犹稀"则是对自然景象的进一步刻画。春天的花朵即将凋谢,而枝头上的鸟儿并不多,这两者都在传达一种生机勃勃但又带有几分寂寞的感觉。
"共忆浮桥晚, 无人不醉归"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人与朋友在一座浮动的小桥上度过了愉快的黄昏时刻,每个人都沉浸在欢乐中,不禁酒醉而归。这一句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表达了一种对美好记忆的珍视和怀念。
最后两句"寄书题此日,雁过洛阳飞"则是将这种情感寄托于书信之中,并在一个特定的日期——雁过洛阳飞的时候。这里的“雁”指的是大雁的迁徙,这个画面常常用来象征着思念或友情的传递。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美好记忆以及对远方亲朋的深切思念。
白衣不至酒难赊,兀坐晴窗独饮茶。
今日重阳对岩桂,昔年百本看黄花。
五城中锁奇书,世间睡里无人唤。
家家自有,月中丹桂,朱衣仙子。
能驻光阴,解留颜鬓,引君霄汉。
便西归、休梦华胥国□,约无限、烟霞伴。
谁是采真高士,幻中寻取元非幻。
时人不为,玉峰三秀,尘缘难断。
莫说英雄,万端愁绪,夕阳孤馆。
到流年过尽,韶华去了,起浮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