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发庞眉四老翁,商山采尽紫芝丛。
安刘毕竟成何事,空堕留侯巧计中。
皓发庞眉四老翁,商山采尽紫芝丛。
安刘毕竟成何事,空堕留侯巧计中。
这首诗《四皓》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通过对四位隐士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洞察与人文关怀。
首句“皓发庞眉四老翁”,以“皓发”和“庞眉”描绘出四位老者的外貌特征,既显其年高德劭,又暗示其智慧深邃。接着“商山采尽紫芝丛”一句,借用了典故,将四位老者比作在商山采集紫芝的隐士,象征他们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上的高洁与自由。
“安刘毕竟成何事,空堕留侯巧计中”则是全诗的核心所在,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对历史上的“安刘”之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里的“安刘”指的是汉初的吕后时期,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她利用计谋迫使刘邦的四个儿子回到封国,最终导致了七国之乱。诗人认为,这种权谋之举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埋下了祸端,落入了留侯张良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留侯张良是历史上著名的智谋家,他的计谋往往能解决复杂问题,但在这次事件中,却未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整首诗通过对比四位老者的隐逸生活与历史事件的残酷现实,表达了对人性、权力与智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教训的警示。李纲以简洁而富有寓意的语言,展现了他对古代历史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入剖析和批判精神。
彩鹢初停,柳塘外、碧波新涨。
更堪喜、寒山夜半,钟声无恙。
诗句自疑湘水阔,赋心却在梅花上。
愧书生、餐字顿忘饥,神仙饷。抚瑶瑟,清音漾。
最难和,高山唱。况新愁未洗,旧愁重酿。
踯躅未能摹俊鹃,伶仃窃愿支筇杖。
看穷途、俛首欲无言,萧骚状。
大江影里洗螺鬟。度云关,爱烟峦。
今夕维舟,只在夕阳湾。
醉饮谪仙楼上酒,邀李白,访青山。
浓皴淡抹有无间。路弯弯,水潺潺。
柔橹声中,看过又重看。
一幅将军金碧画,人不住,惜缘悭。
紫峤鸾飞,银河鹊去,南园长报金卮。
莲塘昼暖,花影散红衣。
种得兔头新熟,闲吟望、绣满町畦。
扶瑶瑟,佳人醉拥,日照画栏西。回首。
当日事,鸡坛会鼓,鹤市吹篪。
叹蹉跎隔岁,屈指俱非。
但对百城图画,家濒海、有友安期。
凭酣饮,朱颜未老,翘首绛云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