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鹢初停,柳塘外、碧波新涨。
更堪喜、寒山夜半,钟声无恙。
诗句自疑湘水阔,赋心却在梅花上。
愧书生、餐字顿忘饥,神仙饷。抚瑶瑟,清音漾。
最难和,高山唱。况新愁未洗,旧愁重酿。
踯躅未能摹俊鹃,伶仃窃愿支筇杖。
看穷途、俛首欲无言,萧骚状。
彩鹢初停,柳塘外、碧波新涨。
更堪喜、寒山夜半,钟声无恙。
诗句自疑湘水阔,赋心却在梅花上。
愧书生、餐字顿忘饥,神仙饷。抚瑶瑟,清音漾。
最难和,高山唱。况新愁未洗,旧愁重酿。
踯躅未能摹俊鹃,伶仃窃愿支筇杖。
看穷途、俛首欲无言,萧骚状。
这首清代徐釚的《满江红·其二》次韵奉酬宋荔裳先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湖光山色画面。开篇以“彩鹢初停”和“柳塘外、碧波新涨”描绘了春天水边的美景,夜晚寒山钟声悠扬,增添了静谧的氛围。词人感叹自己虽身处美景,但心中所思却在远方的湘水和梅花上,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接着,词人表达了对知识追求的执着,却因专注于读书而忽略了饥饿,仿佛神仙般的生活。然而,他的心境并未因此而轻松,反而增添了新的愁绪。他试图通过弹奏瑶瑟,以清音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却难以与高山般的壮志相匹配,新愁旧愁交织。
词人感慨自己无法像俊鹃那样高飞,只能独自一人,步履蹒跚,甚至渴望借助竹杖支撑。面对人生的困境,他低头无言,显得落寞萧瑟。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有对人生际遇的无奈,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