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游西粤,曾登独秀峰。
未探阳朔胜,漫想巨灵工。
今日图中见,知君笔底雄。
何当同著屐,踏遍翠玲珑。
我昔游西粤,曾登独秀峰。
未探阳朔胜,漫想巨灵工。
今日图中见,知君笔底雄。
何当同著屐,踏遍翠玲珑。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杨殿邦对张仙槎所绘《漓江泛棹图》的题咏。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漓江美景的向往与赞美。
首句“我昔游西粤,曾登独秀峰”回忆了诗人过去游览西粤的经历,登上了那座独特的山峰,为下文描绘漓江的壮丽景色埋下了伏笔。
接着,“未探阳朔胜,漫想巨灵工”两句,诗人虽未能亲至阳朔,却通过想象感受到了那里的自然奇观,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
“今日图中见,知君笔底雄”则转向对张仙槎画作的赞赏,通过这幅画,诗人仿佛亲眼见证了漓江的美景,对画家的技艺给予了高度评价。
最后,“何当同著屐,踏遍翠玲珑”表达了诗人希望有机会亲自踏上漓江,体验那里的山水之美,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也对艺术家的才华给予了充分的认可,是一首充满诗意的题画佳作。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馀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乔木多阴,旷士多怀。忧来无端,西风鸣哀。
无登高台,以望绝远。浮云纷驰,白日何短。
晨登昆崙,以临具茨。四海虽广,不容须眉。
太行可登,海水难测。裋褐行歌,若出金石。
秋色浩无际,风露洗晴空。
登临江山胜处,楼倚最高峰。
好是夕阳低后,四野暮云齐敛,遮尽远山重。
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坐间客,才论斗,气如虹。
挥毫万字,举双白眼送飞鸿。
莫问梅仙丹灶,休觅山灵蕙帐,追忆采芝翁。
便草凌云赋,归奏大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