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穗芦鞭一穗尘,西园红艳眼中新。
帽檐分去家家喜,酒面飞来片片春。
梅柳几曾同故事,樱桃才得缀芳辰。
荒城此日肠堪断,老?探花筵上人。
一穗芦鞭一穗尘,西园红艳眼中新。
帽檐分去家家喜,酒面飞来片片春。
梅柳几曾同故事,樱桃才得缀芳辰。
荒城此日肠堪断,老?探花筵上人。
这首诗描绘了杏花盛开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喜悦。首句“一穗芦鞭一穗尘”以芦鞭和尘土为喻,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清新与活力。接着,“西园红艳眼中新”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花园之中,红艳的花朵在诗人的眼中焕发出新的生命。
“帽檐分去家家喜,酒面飞来片片春”两句,通过描述人们在春天的喜悦中分享快乐,以及酒面上飘落的花瓣,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氛围。这里不仅有物质上的欢庆,更有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
“梅柳几曾同故事,樱桃才得缀芳辰”则通过对比梅柳与樱桃的生长时序,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梅柳的故事似乎已经过去,而樱桃才刚刚开始绽放,暗示着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轮回。
最后,“荒城此日肠堪断,老?探花筵上人”两句,将视角转向了一个荒凉的城市,通过“肠堪断”的强烈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繁华消逝、岁月无情的深深感慨。同时,作为“探花筵上人”,诗人或许也暗含着对自己曾经青春年华的怀念与对当下处境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杏花盛开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生命、繁华与衰败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人生深刻的洞察力。
丹山有灵鸟,文采相颉颃。
饥餐琅玕实,渴饮瑶池浆。
清音谐韶乐,锦羽映朝阳。
飞飞燕雀群,俯仰被馀光。
颠风折梧桐,鸣凤忽摧伤。
孤凰抱哀思,辑羽不复扬。
徘徊念同侣,躯命倏销亡。
翩翩九苞雏,览德岐山冈。
皇皇奋南征,哀鸣激中肠。
容华不自爱,宁辞关塞长。
死者不复生,龟麟总茫茫。
愿言勿残毁,阿阁正相望。
中吴之山何壮哉,群峰拥翠西南来。
就中天池秀莫比,灵境迥出如天台。
石林青苍蔽晴昼,草碧花香春雨后。
莲峰倒影落寒波,松籁翻声作金奏。
兰若去空不盈尺,山僧住久甘岑寂。
云中犬吠有人来,烟外钟鸣知日夕。
忆昔携君行乐时,浴沂风味相追随。
流觞共藉池边草,瀹茗还题石上诗。
怜君别去金陵路,嗟我穷年守芸蠹。
每怀清景只依然,常恐朱颜不如故。
今年君随春共还,访我来需画里山。
阴崖石壁才隐起,但见云雾飞窗间。
明朝持向金陵去,故山移入斋居内。
吟馀时复一披图,应念当年共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