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虽与华山邻,不敢同清却占春。
拟傍石莲花畔浴,只疑犹带范阳尘。
浮山虽与华山邻,不敢同清却占春。
拟傍石莲花畔浴,只疑犹带范阳尘。
这首诗描绘了浮山虽然地理位置接近华山,但却保持着独特的风貌,不与华山争艳,反而在春天独领风骚。诗人想象自己在石莲花盛开的地方沐浴,似乎还能感受到一丝范阳之地的气息。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对浮山清新脱俗之美的赞赏,以及对历史痕迹的淡淡怀想。王履的笔触细腻,富有诗意,展现了明朝文人游历山水时的审美情趣。
弄微风,城南卖酒旗偏。
且屏当、笛床棋局,停桡第五桥边。
岭濛濛、如将著雨,波细细、尚未成烟。
妙欲生香,空能酿翠,人家四月焙茶天。
迤逦处、松脂石骨,碧暗寺门前。
僧寮好、窗中篱笋,厨下山泉。
试低回、亭台金粉,曾经烘染多年。
画廊欹、半龛佛火,雕栏换、一抹寒田。
谁向行人,频提往事,小楼莺语最轻圆。
支颐久、危冈乱木,暝色渐苍然。
徐归去、群峰殢我,晚髻尤妍。
且作平生话。尽当筵、拍张脱帽,吹箫舞蔗。
身是陇西猿臂种,家世由来善射。
遭几度、蓝田尉骂。
迟汝三年封侯事,笑谁令、健笔兼骚雅。
彼李蔡,人中下。临歧老泪如铅泻。
趁杯阑、幡然竟去,轻弓快马。
到日贤兄凭寄语,撩乱柳绵飞去。
有别绪、与之成把。
博望野花红染血,诉行藏、风里休悲咤。
恐又震,昆阳瓦。
万劫何曾坏。裂苍皮、筋缠血裹,藓痕攒虿。
刓角缺文铜绿渗,郜鼎牺尊儿辈。
风雨急、百灵趋拜。
多事囚螭还掣虎,覆巉岩、翻恨孤亭在。
何不放,腾光怪。先生当日原兵解。
想挥毫、握拳透爪,笔锋英快。
门枕睢阳荒战垒,断镞愁燐似海。
呼南八、声情慷慨。
千古双忠遗迹并,剔残碑、洗尽纤浓态。
鹰侧脑,㩳天外。
一夜红都瘦。恰清和、街南百戏,分棚错绣。
争占晴坡施幔幄,似水画帘痕皱。
莺语剪、绿芜浓昼。
老大逢场聊逐队,也婆娑、锦瑟钿车后。
向酒媪,且赊酒。曲终杂爨喧豗奏。
有侲童、交竽缘橦,巧将身漏。
据地帖腰连琐裤,踢堶弄丸都有。
银海眩、铜峰欲覆。
万事总然儿戏耳,枣梨争、也算蛟龙斗。
姑一笑,华阴叟。
螺子眉峰滴。遥想像、文窗冉冉,颓鬟的的。
谁遣朝天青雀舫,小泊烟江水驿。
夹岸有、钿车画戟。
日至尚迟添一线,恰宵长、更照团圆月。
月影底,人儿出。仙郎况是文章伯。
人都羡、金闺华彦,玉清仙籍。
尽道台霜行峡雨,先把鵔鸃冠摘。
才卸到、红巾羃䍥。
今夜当关须记取,封府中乌与邻鸡说。
休相搅,恣怜惜。
种自何年,金邪元邪,穆乎高苍。
恰崩涛乱泻,熊啼兕吼,枯根直裂,虎跛龙僵。
客有将归,我来树下,万斛藤萝漏夕阳。
摩挲歇,笑树犹如此,时代苍茫。青春正好还乡。
只唱罢阳关易断肠。
记前月挥鞭,将游梁苑,今朝分袂,竟返钱塘。
世事何堪,人生难料,杮叶翻时又悼亡。
归休恨,有一湖晴渌,西子新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