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日巳远,谁谓天有德。
陇树日已长,谁谓春无力。
春能发树枝,树无怨春色。
暖风不作花,零雨下清滴。
啾啾树间鸟,唤我拜寒食。
哲人日巳远,谁谓天有德。
陇树日已长,谁谓春无力。
春能发树枝,树无怨春色。
暖风不作花,零雨下清滴。
啾啾树间鸟,唤我拜寒食。
这首诗名为《伤亲诗(其四)》,由明代诗人张琦(君玉)所作。诗中以哀伤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感慨。
首句“哲人日巳远”,点明了诗人对已故智者或贤者的深深怀念,时间的流逝使得这种怀念愈发深刻。接着,“谁谓天有德”一句,诗人似乎在质疑上天的公正与仁慈,表达了一种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愤慨。
“陇树日已长,谁谓春无力”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生命的消逝与时光的无情。陇树的生长与春天的力量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界的循环,同时也暗含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哀悼。
“春能发树枝,树无怨春色”则转而赞美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美丽,即使在失去亲人之后,生命依然能够绽放,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暖风不作花,零雨下清滴”描绘了春日里温暖的风未能催生花朵,反而带来了清冷的雨水,这既是自然界的现象,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失落。
最后,“啾啾树间鸟,唤我拜寒食”一句,以鸟鸣声唤醒人们对清明节(寒食节)的纪念,进一步强化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鸟儿的叫声仿佛在提醒人们,应该在这一天缅怀先人,表达哀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象征,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与怀念,以及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一时符众望,七尺验童谣。
人喜丰穰兆,吾知瘴疠销。
戏看还扑面,閒试欲齐腰。
堕絮纷辞萼,飞花半惹条。
松篁低到地,溪涧合平桥。
月牖潜争入,风帘静自摇。
红金延坐夜,绿蚁送行朝。
暗上歌茵隰,轻随舞袖飘。
千林翻鲁缟,万里藉鲛绡。
灯市堪行乐,何妨酒价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