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初过雨,万籁不鸣风。
宝鉴沉寒水,冰轮上太空。
竹梢低蘸碧,枫叶冷浮红。
终欲金沙去,经营一亩宫。
千山初过雨,万籁不鸣风。
宝鉴沉寒水,冰轮上太空。
竹梢低蘸碧,枫叶冷浮红。
终欲金沙去,经营一亩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秋景的图画,通过对自然界静谧与冷清特征的刻画,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开篇“千山初过雨,万籁不鸣风。”两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雨后的深山景象,寂静而无声。这里的“雨”和“风”,通常象征着动荡与变迁,但在这首诗中却被描绘为平静的背景,突出了万籁俱寂的氛围。
接着,“宝鉴沉寒水,冰轮上太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寂静感。诗人以“宝鉴”比喻水面光滑如镜,而“沉寒水”则传递出一种透骨的凉意;“冰轮”形容山峰的轮廓清晰,如同冰雕玉琢,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肃杀与深远。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竹梢低蘸碧,枫叶冷浮红。”诗人细腻地描绘了植物的秋色。竹子轻柔地低垂着绿色的枝梢,与寒冷中的枫叶形成鲜明对比,枫叶虽呈现出冷冽中的红色,但这份红颜并未带来温暖,而是加深了整体画面的冷清。
最后,“终欲金沙去,经营一亩宫。”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的愿望。“金沙”常指长江之砂,这里可能象征着通往遥远地方的路途;“经营一亩宫”,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希望能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避风港。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孤寂与超脱尘世的追求。
回瞻人在斗南边,目断湘中万里天。
驱马又过衡岳寺,携家却上洞庭船。
江湖足了平生事,文字岂徒今世传。
不共离亭一樽酒,行看待我著归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