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寒难免切身忧,富贵由来不可求。
日用信从吾所好,万缘有命岂人谋。
饥寒难免切身忧,富贵由来不可求。
日用信从吾所好,万缘有命岂人谋。
这首诗《晓枕作》是明代哲学家吴与弼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境遇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饥寒难免切身忧”,开篇直指生活的基本需求——食物和住所,表达了人在面对物质匮乏时不可避免的忧虑。这种忧虑源自生活的基本生存压力,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真实感受。
次句“富贵由来不可求”,则转而探讨了财富与地位的获得。这里的“富贵”不仅指物质上的富有,也包含了社会地位的提升。诗人认为,这些并非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轻易追求得到的,暗示了命运或天意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这一句反映了古人对于命运不可控的普遍认知。
后两句“日用信从吾所好,万缘有命岂人谋”,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命运的理解。前半句“日用信从吾所好”强调了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循自己的喜好和内心的选择,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知行合一”的理念,即行为应当与内心的道德准则相一致。后半句“万缘有命岂人谋”则指出,尽管个人可以尽力选择和行动,但最终的结果往往受到命运的安排,非人力所能完全掌控。这表明了诗人对命运宿命论的接受,同时也蕴含着一种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命运的理性思考,既体现了儒家的道德修养观念,又融入了道家顺应自然、超然物外的思想,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
饥肠慕膻腥,如渴待拾汁。
虽穷爪掌劳,不助唇吻湿。
属厌能几何,忍复贵难得。
三牺良可哀,一割倘未急。
贪夫恣糜烂,梁稻委鹅鸭。
鸾刀久纷纶,馀胾犹在羃。
宁思百亩间,功大等黔赤。
翻令杂鸡豚,就死不见白。
置食为三叹,起坐或忘帻。
若人妙箴规,隐恻鬼神泣。
由仪见古风,未使斯文缺。
药石知良医,乐饵止过客。
仁言可绅书,善应知响集。
柏子香中闭净坊,为君着屐弄秋阳。
老来见事如无事,节里随乡且入乡。
但可炊糜倾兔褐,何妨撚菊泛鹅黄。
九仙坐想群贤集,不数龙山事渺茫。
花径不曾扫,蓬户为君开。
元戎小队,清晓佳客与同来。
我为衰迟多病,且恁浇花艺药,随分葺池台。
多谢故人意,迂访白云隈。暮春月,修禊事,会兰斋。
一觞一咏,何愧当日畅幽怀。
况是茂林修竹,映带清流湍激,山色碧崔嵬。
勿复叹陈迹,且为醉金杯。
吾家何所有,满地是苍苔。
短褐朝回著,闲门客到开。
黄精充果实,白薤助羹杯。
澹薄长娱此,交亲莫见咍。